给佛祖添乱了,让他老人家也清净清净。”
“就是,就是”。二小姐也拉着杨峥的手腕忙不迭的应了声。
杨峥看了看大小姐又看了看二小姐,再扭过头看了看一旁与小月儿笑吟吟看着他的沈艳秋,心里涌出一股幸福感来,喃喃道:“什么是幸福,眼前人就是幸福,只可惜世人明白这个道理的并不多啊。”
一家人逛了到了差不多太黑的时才返回杨府,杨峥刚落了座准备喝上一口茶汤,就见段誉走了进来说于谦已在偏房等一下午了。说是有点急事寻他说说。
这半年来,杨峥开始学三杨的路子,有意给朝廷留下一些有用的人,王直、李贤、商辂、于谦就是他有意栽培的贤才,但相比其他三人,于谦才是他最看重的,论才干于谦的确高出众人许多,就这半年的功夫他择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以安。朝野多事,乃独运征调,悉合机宜,号令明审,片纸行万里外无不惕息。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唯独性固刚直,颇遭众忌。比如,德胜门一仗的胜利,石亨的功劳并不比于谦大,而得到世袭侯爵,内心有愧,于是上书推荐于谦的儿子于冕。小皇帝下诏让他到京师,于谦推辞,小皇帝不准。于谦说:“国家多事的时候,臣子在道义上不应该顾及个人的恩德。而且石亨身为大将,没有听说他举荐一位隐士,提拔一个兵卒,以补益军队国家,而只是推荐了我的儿子,这能得到公众的认可吗?我对于军功,极力杜绝侥幸,绝对不敢用儿子来滥领功劳。”石亨更是又愧又恨。都督张辄因为征苗时不守律令,被于谦弹劾,心头恨于谦恨得不行,若非杨峥从旁照着,怕是早就成了众矢之中了,但杨峥仍将于谦看做未来内阁首辅的最佳人选,具体原因排除他的过人才能之外,最合乎杨峥心意的是于谦的执政理念,在这个事事以皇权为中心的时代,极少有大臣能明目张胆的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的口号,尽管这口号在一千多年前,一个更强势的读书人提出,但鲜有人把这个理念作为执政理念来实现,可以说于谦这一千多年来第一个人,而且他也是这么做的,作为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公民来说,没有人比杨峥更明白这句话的重要性,任何的江山能否长久,起根本在于民众,民的地位与权力,是至高无上,不可动摇的。一切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从根本来说,都是来自人民、治于人民、为了人民,任何的江山社稷都退而其次,一个朝廷当然要有制度,要有宪法。但制度也好、宪法也好,终究还是来自人民、没有民,一切都是空谈,这个道理放在二十一世纪人人皆知的道理,可在这个君权至上的时代,未必有人明白,即便是明白,也极少有人视为毕生奋斗的目标,难得碰上了一个敢说敢做的人,自然不会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