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gt;
本朝太监虽比不上大唐,但其猖獗的姿态已经展露,若不加以改进,难免会酿成大祸。
依着督察院的意思,本朝当吸取历史教训,早早就树起了禁止太监干政的铁牌。太监不得担任外朝官职,不得插手政务。太监品级不能高过四品,“不许擅出皇城”,“职事之外,不许干涉一事,不许招引外人,不许结交外官,不许使弟侄亲戚暗相交结,不许假弟侄等人名字置买田屋”彻底恢复洪武一朝的铁律,从根本上杜绝太监干政的可能。
但翰林院却不那么认为,他们的意思,洪武一朝铁律虽好,终究是祖宗规矩,既是规矩就难以从根本上杜绝,最好的杜绝法子不能光靠一块铁牌,得制度化。
他们提议在皇宫内设置内务府制度,将原先的司礼监细化,不用二十四衙门,直接归并为内务府,内务府下设有7司3院。主要机构有广储、都虞、掌仪、会计、营造、慎刑、庆丰七司,分别主管皇室财务、库贮、警卫扈从、山泽采捕、礼仪、皇庄租税、工程、刑罚、畜牧等事。另有上驷院管理御用马匹,武备院负责制造与收储伞盖、鞍甲、刀枪弓矢等物,奉宸苑掌各处苑囿的管理、修缮等事,这些即可用文官,也可用武将,只有敬事房全部由太监组成,是内务府下属的司局级衙门;首领太监是正四品,太监犯错同样接受刑部受罚,一旦犯有大错,朝臣可以将犯错的太监“先斩后奏”。大臣们可以通过刑部的渠道,把有心干预政务的太监直接拉出来杀掉,从而达到杜绝太监干政的效果。
在这一点上,小皇帝不再是昔日的懵懂小皇帝,十余年的帝王生涯,让他十分清楚这些文官打的算盘,依着督察院的意思,朝廷不过是铸立铁牌,强调太监“但有犯法干政、窃权纳贿、嘱托内外衙门、交结官员、越分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贤劣者,即行凌迟处死,定不姑贷”。用的还是洪武爷用的老一套,杀鸡给猴看,虽不能杜绝一世,但也有一时的效果。而翰林院的意思可就非同效果了,他们这是彻底将太监拉入文官的管理范围,犯了错非但可以先斩后奏,还是合法的,最厉害的一点,原先独成一系的司礼监经内务府这么一弄,彻底分化,难以形成凌驾内阁,六部之上的权势。
这么做固然可以杜绝太监干预朝政的可能,但还算不上根本,只因皇帝需要太监,作为紫禁城的主宰,皇帝是通过臣子来治理自己的江山,这种局面下,皇上还是需要那太监在宫廷和朝廷之间上传下达。彻底斩断太监与政务的联系,除非皇上事必躬亲,自己跑腿送文件?毫无疑问这个从根本上行不通,皇上再能干,那也只有一个人,本朝既废除宰相,在没有内阁之前,皇上是名义上的宰相,每日光是批阅奏章就难以应付,不用说送奏章,皇上既送不了,这事儿只能依靠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