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粮价上涨给城市居民造成的生活压力实际并不会很严重。
户部平价司这边按照收购价售出的低价粮,甚至前期比时下市面上的粮米还要便宜些。而受平价司影响,那些粮商的价格必然也上不来,这实际上相当于拿粮商的利润空间补贴了百姓。
通过这次全国范围的粮价调控,还能好好检验一下平价司的执行力,对他们也是一次锻炼。往后需要国家进行价格干预的地方可能还会有不少,平价司必须给得上力、镇得住场面才行。
按照朱琳渼的计划,用不了多久大明的海上贸易就会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期。海外带来的大量财富将主要流入城市,非农业人口受益于城市的繁荣,收入水平会大幅提高,粮食贵了那么一点儿人们几乎都感觉不到。其实在城市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粮价通常都会有上涨,眼下也算是将未来的粮价上升预期提前了而已。
在给了地主阶层“提高粮价”的胡萝卜之外,朱琳渼另一手还准备好了“大棒”。
他先是调了一千五百破虏营入南京“维持秩序”,当然,明面上是“子将至应府”,需要加强戒备。
而这些精锐兵力入城之后便每日背着挂了刺刀的燧发铳,队列整齐地不时从京中大员的府门前经过,还经常声音洪亮地随军官喊个“一、二、三、四!”的口令。
另一边,他还吩咐兵部行文全国各地的驻军和警察部队,开始进行“冬季强化操练”。
不过与以往的“大练”不同,此次几乎涉及大明所有武装力量的训练,地点都选在城镇附近,甚至允许百姓远距离观看。
这么做主要是为了震慑地方上那些有心思,想搞些“乱象”的人。此外还能向普通百姓展现一下大明军队的新面貌,从感性上改变人们对明军不好的印象,提高军人的威望。
……
马车四个软橡胶包裹的车轮压在碎石路面上,发出细碎的沙沙声。
那路面下层是夯土,上面是混了沥青的碎石子,整个路基高出周围三四寸,路面极为平整,道路两侧还筑有排水沟。
经过南京格致学府的技术攻关,眼下已能用煤干馏生成煤焦油,而后以焦油熬沥青了。不过由于技术和原料方面的关系,制造沥青的成本高得吓人,仅通往南京的这数十里地铺了沥青路面,算是大明的道路“示范工程”。
“难怪比沿途都要平稳得多。”曾太后听庞寿脚下乃是南京特制的路面,也是微微点头,又看了眼“熟睡中”的皇帝,轻道,“走了这几个月,总算就要到南京了。”
她忽而想起了什么,问太监道:“我们从哪个门入城?”
庞寿揖道:“回太后,从正阳门而入。”
正阳门便是南京南大门,子辇驾从南面福京而来,正可由此进城。
曾太后略为思忖,吩咐道:“转头,向东去。”
庞寿一愣,忙道:“太后,文武百官皆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