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保证全年通航,里下河地区的抗洪能力将要达到三十年一遇。
将要惠及至少一二百万老百姓,近一千万亩田地可以旱涝保收,成为一年两熟的丰产良田。
民以食为天,“汉王”为民做主,承包税赋让老百姓能够安心生产,又拿出真金白银和粮食雇佣几十万老百姓修建水利设施。
得到实惠的升斗小民根本不可能去管天下姓朱还是姓黄,他们当然积极拥护为民谋福祉的“汉王”。
为了遏制住资本的贪婪,黄汉早就制定了许多硬性规定。
年底,按照这些规定制定出的法规在“红旗日报”等等主流报纸全文刊登,并且要求所有的商家、厂家认真学习。
工作九天必须休息一天,每天工作时间不许高于五个时辰的劳动者保护条例,相当于后世有些可笑,但是在这个时代已经很人性化。
“红旗日报”、“汉江晚报”不仅仅连续几天刊登法规条文,还欢迎工人举报违法,并且刊登了举报接待的地址。
各地工钱存在着地区差,不可以一刀切,但是有京畿之地最低工钱每个月一千二百文作为参考,一个工人拿到手的保底工钱最起码可以保证两个成年人的最低生活有保障。
整个“汉王”体系都在大发展,所有的股份制公司都有扩大再生产的计划书,定下了招工人数,贴出了招工喜报,有些工厂甚至于在“红旗日报”刊登招工启事。
老百姓在过年期间多了一个热议的话题,不少青壮年想选择一家离家乡不远或者就在家乡的工厂做工。
正月中旬,刘之伦接到皇帝圣旨的同时也接到了“汉王”的亲笔信,圣旨的内容很简单,调京营人马回京师另有重任。
“汉王”的亲笔信没有具体内容,而是分析了守稳黄河防线,避免流寇再次荼毒京畿之地的重要性。
闻弦音而知雅意,很明显“汉王”这是让自己站队,这一刻,刘之伦真的举棋不定,他连忙派遣刘全亲自去邀请方正化密议。
其实方正化也收到了“汉王”的书信,内容大同小异,无非多了回忆崇祯三年一起跃马厮杀之时的壮怀激烈进行铺垫而已。
流寇撤退,并不表示高迎祥没有了进取心,这段时间经常抓到流寇的细作,充分表明京营六万人马一旦撤退,流寇肯定会卷土重来。
哪怕本着中立的态度,此时也不能放弃防线退守京城,否则春耕无法进行,更加谈不上秋收,损失何其大也,又会导致饥民遍地。
刘之伦、方正化对大明有感情,更加不会忘了皇帝的知遇之恩,可是他们跟“汉王”也有袍泽之情,曾经生死与共一同血战建奴。
“汉王”、当朝皇帝乃是同龄人,一个如同战神附体连战连捷打得建奴亡国灭种,如今拥有子民以千万计,麾下兵强马壮足以气吞山河。
一个未老先衰,面对国家盗寇四起支离破碎却无计可施,在他的治下,民不聊生饿殍满地,连藩王的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最后谁主沉浮?不辩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