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
“新郎官儿来啦!”
“噼里啪啦……”
鞭炮扬起阵阵青烟,平添了几分喜庆。
在拥挤而欢欣的人群之中,顾朝惜钻出车厢,满面笑容。
顾是王雁的大学同学,家住舜阳,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他长得阳光、斯文、身形挺拔,而且性格据还挺稳当,这俩人知根知底,又彼此了解,无疑是相当登对的。
男主角哪能落得清闲,顾从下车开始就忙着给乡亲们敬烟,给孩儿发糖,虽表现得略嫌拘谨,但总体上并不怯场。
“啧啧,你的‘姐夫哥’一表人才,模样挺帅呀!”侯超夸赞道。
“嗯。”
王晋心不在焉地答应着,把关注的焦点投向过道屋前面。
那里,父亲王大江的身影一闪而过。
——俗话得好,知子莫若父,反过来,儿子往往也足够了解自己的父亲。今是个大喜的日子,父亲老王确确实实挂着笑容,可王晋从他的笑容里,却读到了隐藏的酸楚意味。
老王同志打偏心,更疼爱乖巧又有出息的女儿,如今“棉袄”就要被另外一个男人“带走”,他如果不难受的话,那才真的见鬼了!
“猴哥,假如,你要是有闺女,看着闺女被娶走是种什么感觉?”王晋忍不住问侯超。
猴哥思索道:“啊,相当于割肉,或者丢钱包,肯定疼得撕心裂肺!”
王晋:“……”
猴哥跟着抠了抠鼻孔,满目憧憬:“所以嘛,哥哥决定以后得生个儿子,让他使劲去偷别人家的钱包,免得将来我肉痛,哈哈哈。”
王晋:“……”
十点钟左右,忙忙碌碌的王同学被叫到屋里,陪父母观看姐姐行“梳头礼”。
——梳头,也叫“上头”或“上梳”,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旧式礼仪,至今仍在全国各地广泛应用。顾名思义,即婚前梳完头发之后,随着发型的改变,少女就从此升级为成年人,这也是女子婚嫁与否的重要标志。
当然了,时代始终在进步,许多麻烦的条条框框都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对于现代的女性来,谁还能从她们的发型上看出婚配情况?(某些少数民族除外。)
如今的“梳头礼”,只算是一种形式,一种约定俗成的祝福而已。
新娘王雁端坐在沙发上,俏颜如花,四周围绕着很多亲朋好友。这个时候,相机快门噼啪爆响,欢声笑语已经充盈了整个闺房。
王晋的本家婶婶手拿木梳,亲切地道:“雁,那我开始喽?”
大家催促道:“赶紧吧她婶儿,快唱快唱……”
——梳头是要“唱”吉祥话的,这类的版本就太多了:比如什么“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三梳梳到头,多子又多寿……”,什么“一梳金,二梳银,三梳梳个聚宝盆”,还有“一梳金,再梳银,三梳儿女一大群”等等等等。
各地风俗迥异,而王家庄的唱词如下。
只见婶婶象征性地在王雁盘起的长发上一划,提高声音念道:
“一梳举案齐眉!”
“好!”众人拍手相和。
“再梳双喜临门!”(双喜,两喜为囍。)
“好!”众人异口同声。
“三梳早生贵子!”
“好!”
大家热烈鼓掌,纷纷七嘴八舌地奉上吉利的祝福:“恭贺新禧、百年好合、白首偕老、永结同心、花好月圆、珠联璧合、比翼齐飞、心心相印、永浴爱河、长地久……”
唱完梳头歌,新郎官顾遵照指示给婶婶封个红包,又给新娘子王雁亲手佩戴上耳钉、戒指、项链等几样首饰,然后接过九只汤圆,和岳父一家人分食,这个“上头礼”也就完成了。
上头礼进行完毕,按例得拍个“全家福”。
秋荻始终裹在人群里默默观望,离得很远,王晋往她的方向瞅去,最终放弃了让女朋友过来拍照的想法。
王晋这么做是有原因的。
一则,他们俩还没正式结婚,照“全家福”名不正言不顺。第二个,现场有外人和不知道打哪儿钻来的蛋疼记者,他需要尊重秋姑娘的意愿,防止被媒体曝光……
繁文缛节林林总总,十一点钟的时候,乡村流水宴正式开席,新娘子该离家“出门”了!
王雁百感交集,眼泪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