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不冤,有情皆孽。这是天龙八部的内核,换句话说,天龙八部没有一个人不是处于一种痛苦喜悦交织的状态中,处于一种扭曲的环境中。
乔峰有身世之悲,失手打死阿朱之痛,欲做汉人不得,欲与爱人厮守不得
虚竹看似人生赢家,结果父亲是史上最道貌岸然的少林方丈,母亲是四大恶人之一,便是自己,终极理想明明是做个好和尚,最后偏偏诸戒皆破,丧失了做和尚的资格
段誉才高八斗,风流倜傥,却时时刻刻处于一种的惊恐中,仿佛全世界的年轻女子都他妹,明明最淡泊名利,最后却偏偏做了皇帝
至于其他配角,也是各有各的心酸无奈,慕容复一心复国,落得镜花水月大恶人段延庆立志复仇最后差点被亲生儿子段誉了结
三恶人南海鳄神想收段誉为徒,偏偏成了他的徒弟最势不两立的萧远山和慕容博最后成了形影不离的好基友最不起眼的打扫卫生的保洁爷爷是全书最强的np……
一本小说从主角到配角,竟然没有一个人能活得顺心,活得随心所欲,活得表里如一,这该是何等扭曲的一个世界?这恰恰就是“天龙八部”的世界。
魑魅魍魉,悲欢离合,贪嗔痴。
………………
六月份,天龙八部也走向了尾声。
之前因为小龙女的事情,大家对于对韩毅“虐主”的后爸气质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即便心中悲愤,也就是在网络上攻击吐槽一下韩毅宣泄情绪,倒也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群体思维向来不以理智见长,大多数时候是情绪波动,需要的是一个突破口。
大家读天龙八部,从段誉代入到乔峰,为他和阿朱真挚的感情感到欣慰,畅想他们二人大事了却后,隐居草原,牧马放羊,只羡鸳鸯不羡仙。
然而最后阿朱却惨死乔峰之手,造成“塞上牛羊空许约”的悲剧。
读者不愿意接受这种逻辑,这是人性的本能反应,是正常的感情表达,什么文艺理论分析都不管用,“别跟我扯那些没用的,把阿朱写活过来”,大家只想把这种不满发泄出来,哪怕知道这个桥段可能代表着某种深刻的意义。
当然,消除某种情绪除了有“悲剧扭转”这种方式,还有另外一种消极方式“出现更大的麻烦”。
用科学来解释的话,这就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转换。
而这个更大的麻烦就是到最后,大家发现,尼玛,乔峰自己也挂掉了。
大家突然发现,阿朱之死似乎也没那么难以接受了。
但是,乔峰也……这算什么?
“艹!除了这个字,想不到其他词语来形容我现在的感受了。”
“神经病吧!”
“弃书!!!!弃书!!!”
“韩毅你过来,我保证不会对你怎么样,相、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