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 > 第一百零七章 来年桃花开时再相逢

第一百零七章 来年桃花开时再相逢

不来的。

    当然,朱启也就是心里想想,不会直接说出来,只是叹了一口气,呼出心中惆怅,说道:

    “走吧,事情还多着呢。”

    待到来年桃花开,再相逢吧。

    ————————

    洪武九年,二月中旬。

    李祺的婚事很快就定了下来,朱元璋特意下了旨意给赐的婚。

    好家伙,给李祺那高兴的啊,嘚瑟的不得了。

    朱启也是难得的清闲了几天,不过很快他又忙碌起来了。

    原因无他,就是朱元璋这个极度重视数术的皇帝,在发现应天府里,竟然鲜少有人能答得出朱启出的题目,在朝堂上就说了:

    “都看看,这胡元统治不到百年,我中原文化退步到何种地步了,我听闻曾经的天元术如何了得,如今还有人会吗?”

    说实话,朝堂上大部分的人一听到天元术都有点懵逼。

    不过还是有一些见多识广的知道什么叫天元术。

    所谓天元术,其实就是利用未知数列方程的一般方法,与现代代数学中列方程的方法基本一致。

    宋朝时候发展到巅峰,元代的时候,也有数学家进行总结。

    可惜的是到了元朝中后期,天元术就因为战乱和其他各种原因,逐渐失传了。

    朱启也是在和朱元璋在和亲比赛上,说起数学的重要性的时候,提到了天元术这个例子,没想到朱元璋却在朝堂上拿出来询问臣工们。

    看到臣工们的数学本事都如此之差,朱元璋那是气得不打一处来,常常说起唐宋时候,古人数术是如何如何厉害,现在却全都忘得干净等等。

    所以朱元璋一面在推广算盘做努力的时候,又希望能够见搞这些快要失传的“数术绝技”重新复兴起来。

    毕竟洪武一朝,从头到尾都在专注于对汉文化的复兴。

    可惜历史上的这种复兴,是无论糟粕统统都要,其实是很不可取。

    比如说朱程理学,创造的本意是好的,希望能够维护社会定,人人安居乐业,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变得越来越教条,学出来的很多人,甚至和书呆子无异。

    好在后来还有王阳明的心学横空出世,给逐渐走偏的儒学打了一个大补丁,更新了一下版本,才渐渐焕发了新的生机。

    而后到了清朝,一切以维稳为主,结果自然是又不用多提。

    到了后来,大部分心学的著作,竟然还需要去日本拿日文版进行翻译,可以说是非常的悲哀了。

    所以朱元璋就给了朱启一个任务,那就是让这些唐宋失传的数术,重新支棱起来,往后官学里也要加入数术这一门课。

    至于说科举考试考不考,如何考,那还用问吗?

    现在发通告,三年以后,统一考试!

    事情是好事情,毕竟朱启借着和亲比赛的时候,故意强化了一下数学的重要性,在朱元璋边上吹风,可不就是为了国家能够对数学重视起来吗。

    但这事情你竟然要我一个漫画家来做,这就实在是有点强人所难啊……

    众所周知,画漫画的能有几个数学好的啊?

    元首也不见得数学很厉害啊!

    数学厉害的话,我还画个屁的漫画啊。

    出点题目糊弄糊弄人还好说,但要是让自己系统总结,再去官学里面教学,那可真就是开了国际玩笑了。

    朱启立马就是拒绝的,拒绝的理由也很直白:

    “爹,孩儿何德何能,能堪此大任,您还是另选高明吧!”

    朱启这真的不是在谦虚,而是说的是真话。

    但先前三番两次的谦虚经历,让朱元璋是压根不相信朱启不会的,那是半个字都不带信的。

    要知道,这朱启可是连军功都能让给别人的啊,谦虚到这种地步也是没谁了。

    朱元璋也说的很直白:

    “老三,这件事情已经决定就是你了!”

    好家伙,这是下了死命令了啊。

    这边春闱考着,朱启这边竟然也感觉到好像回到了上学年代一样,开始没日没夜的将那些上学学过的数学知识给列举下来。

    托了穿越的福利,朱启意料之外的竟然对这些东西还记忆深刻呢,尤其是上课时候学过的那些知识,竟然记得的还不少呢。

    但问题又来了,记得归记得,教学那就是另外一码子事情了。

    朱启压根没当过老师,怎么把自己肚子里的那些墨水倒给别人,成了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了。

    尤其是朱启写出来的都是阿拉伯数字,这年头能认识阿拉伯的数字,那真的是屈指可数……

    认识阿拉伯数字……对了啊!

    可以找外国人来教啊!

    朱启一想到这里,那可是立马就兴奋了起来。

    这年头在大明的外国人可不少啊。

    其实早在宋末元初的时候,就已经大量的西方人,阿拉伯人等等来到中国。

    这都是蒙古大征服带来的效果,以前中原就是东亚这一片地方,等到蒙古征服了大半个欧亚的时候。

    在带给当地居民莫大痛楚的时候,也带来了难得的文化融合和交流的机会。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机会,许许多多的外国人都过来了,比较著名的就是马可波罗了。

    不过这个时间点,

    可以找外国人来教啊!

    朱启一想到这里,那可是立马就兴奋了起来。

    这年头在大明的外国人可不少啊。

    其实早在宋末元初的时候,就已经大量的西方人,阿拉伯人等等来到中国。

    这都是蒙古大征服带来的效果,以前中原就是东亚这一片地方,等到蒙古征服了大半个欧亚的时候。

    在带给当地居民莫大痛楚的时候,也带来了难得的文化融合和交流的机会。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机会,许许多多的外国人都过来了,比较著名的就是马可波罗了。

    不过这个时间点,

    这都是蒙古大征服带来的效果,以前中原就是东亚这一片地方,等到蒙古征服了大半个欧亚的时候。

    在带给当地居民莫大痛楚的时候,也带来了难得的文化融合和交流的机会。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机会,许许多多的外国人都过来了,比较著名的就是马可波罗了。

    不过这个时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