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并不过问,老夫相信你。
所以王氏将来的一切还要看你了,天下百姓还要看你,今晚的席宴自然还要看你了!”
王大夫说完也是幽幽一笑,对于王禅这个侄孙系的晚辈也是抱着极大希望,一通说辞与王禅所习道德真经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王禅再回想史角大师之话,王氏一族先祖也正是因为与百姓底层相知相交,这才得以掌管暗夜。
暗夜组织者一般都是社会之中的下九流一层,平时生活艰苦,难与终日,虽然朗朗乾坤,可却生于黑暗之中,是为暗夜,而暗夜组织也是四大组织之首,是四大组织的基础。
正因为此,暗夜有这此人组织,才形成整个社稷的中坚。
由此可见当年王氏先祖也是深得周文武之王的信任,才把整个大周天下的底层百姓交给了王氏先祖。
而且王氏先祖当年辅助周公旦平复了武庚之乱,靠的也是万千百姓,其后又自愿成为庶人,不敢居功,与民同生同乐。
一直到史角大师接位于暗夜组织,这才让暗夜与王氏暂时脱离,经历赵伯之后,现在又回到了王禅的手中。
(再回顾一下,当年楚庄王之时,楚国称霸列国,应该是楚国实力最强之时,楚庄王陈兵十万于大周洛邑城外,当时周天子惊恐不安,结果只派了一个王氏司礼大夫前去面见庄王。
而庄王问其九鼎,王氏大夫并未直言,而是讲九鼎非是天下,德行才可赢天下,凭一己之力,仁义之行,让当时楚庄王明白,以德才能得天下,非是于九鼎。
这九鼎就是天子所铸,代表九洲,相传得九鼎者得天下,故庄王问鼎后来又有一个词就叫问鼎中原,其实庄王当是是想取周代之,可王大夫却让他打消了此举,退兵回楚。
其实庄王后来也明白,若取周代之而自己德行不足以服从,那么他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被其它列国共视为敌,于楚国并无益处。
最后庄王重尊周天子,也成就一段美谈,而这个司礼大夫也是姓王,正是王氏的另一先祖了。)
“外公可以放心,小子本就是百姓,一心为民,至于如何谋略,当然也需花些手段了。”
“我自然放心,在大周洛邑之时,我就曾与你师老子先生论天地之道,只是可惜在下不才,难与领悟其道,而他却收你为徒,足见天意如此,他让你来齐国,自然有其道理,老夫当然放心得老,今日你我爷孙一起,到要多饮几杯了。”
王大夫说了半天,其实对王禅的信任非只是因为是一家人之故,而也有其它原因,所以此时也是脸上微笑,并不以大责小。
“诸位,现在席晏正式开始,本王虽寿,可却不敢卖老,今日难得诸位宾客来贺,本王十分高兴,就由本王以代齐国众臣,以代齐国百姓敬离魂尊主、鬼谷先生、大周使臣,以及圣贤孔夫子,晋王、吴王以及所有宾客。
大家共饮此杯,以祝大周天下,百姓安居,福寿无边。”
齐王见一曲歌舞已毕,而众人也杯中有酒,此时也是站起身来,对着大家说了寿宴敬酒之辞。
而所有人也都站起身来,毕竟齐王以大周天下为尊,没有谁敢再把持身份,而无视天下百姓,无视大周。
此时宴席也算是正式开始了,而王禅刚才与这王大人一说,心里也是无形之中增加了重任。
以前他不为谁,一心为百姓,现在依然还是一心为百姓,只是这为天下百姓而言,已更上一层。
不再是为大周百姓,也不再是为将来谁的天下,谁的百姓,而百姓依然一直是百姓,历久万年,始终是百姓,也是整个社稷的基础。
百姓安康,天下才有太平。
而王氏一族一直履行着维护天下百姓的重任,历久不衰,却从不为王,就是因为王氏先祖遗训之故。
【作者题外话】:本人就是姓王,所以算起来也是当年姬姓王氏二千多年的延续,而后来当皇帝的,除了传说中的穿越者王莽之外,没有第二人,而且王莽并未留子嗣,其实是因为有违祖训。
至于四大组织,读者如果还记得就清楚,暗夜是底层百姓,而幽冥则是一些死而未死的江湖中人,梦魇是列国之中的权贵王族子嗣,离魂数量最少,一直守着齐国,四大组织各有使命,而暗夜流传最长最广,取其“暗夜”之色,最后变成另外一家的基础。
所以这篇小说在基本没有多少读者之下,本人还是一直坚持,说起来还真有一种使命感,宏扬道家文化,传播真正的道德观念,而道德这也是现如今社会最缺的东西,这就是写此小说的使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