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吧!其实都喜欢占便宜!”
“虽然这话并不绝对,但是绝大部分人都是喜欢占便宜的。”
“我花一瓶啤酒的钱,结果买到了两瓶,这在心理上,就会让我很舒服。”
“毕竟我赚了一瓶啤酒嘛~自然应该高兴。”
“但是高兴完了呢?”
“客户占到的便宜只有一瓶,如果这时候竞争对手同样采用相对应的营销模式,那你觉得客户群体会选择你们雪花还是老牌子燕京?”
“别人我不敢说,但是如果是我的话,我还是会选择燕京!”
“因为我喝习惯了!所以只要燕京采用一定的应对措施,雪花之前的努力就等于白搭了。”
“这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雪花啤酒花钱给燕京城的老少爷们们送福利了。”
“一旦雪花啤酒的促销活动结束,或者是减少赠饮,一旦这些人享受不到雪花啤酒赠送的福利了,那他们到时候肯定还是会回去买燕京。”
“毕竟他们可是喝了很多年的燕京,一点小恩小惠还不足以让他们有所改变。”
“这个问题看起来是不是很难解决?其实不然,因为喝酒这个东西,其实是个习惯问题。”
“只要雪花啤酒能在一定时间内,让客户保持购买雪花啤酒,客户自然就会养成喝雪花的习惯。”
“而且本身,咱们雪花啤酒在价格上就具有很大的优势。”
“所以,只要让客户养成喝雪花的习惯,那么这市场份额就算是被打了下来。”
“那么如何让客户养成这个习惯呢?”
“”
陈理侃侃而谈,他说出来的这些,放到十几年后,其实就是烂大街的理论。
那时候的互联网企业,几乎把这一套理论发挥到了极致。
先把韭菜养起来,等韭菜成熟了再来慢慢割!
如果邓为民负责的是雪花啤酒全国市场的话,陈理其实还不好说这个话。
不是这套理论没用,而是想要支撑这个营销计划,那需要投入的资源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在九八年,这样的数字足以拖垮大多数企业。
所以如果没有足够的话语权,那么这个营销计划基本上就只能停留在书面阶层。
但是现在邓为民负责的仅仅只是燕京市场,一个城市的啤酒市场,和全国市场相比,不能说是沧海一粟,但是占比肯定是不一样的。
这也意味着,邓为民和雪花啤酒所需要付出的资源和代价,其实是有限的。
之前邓为民找上他的老领导,其实就已经争取到了相当多的资源。只是邓为民为人过于谨慎,根本不愿意孤注一掷。
在邓为民看来,目前的情况其实已经不错了。
最起码雪花现在已经算是在燕京城的啤酒蛋糕上,咬下了一大口。
就这,基本上已经足以让雪花啤酒对他邓为民另眼相看了。
之前其他人面对燕京市场的困局束手无策,可他邓为民来了不过两个月,就已经打开了局面,这就是他邓为民的本事。
虽说这些“本事”大多数来源于陈理,可是谁知道呢?
他不说,陈理不说,小张不说,那这些“本事”就是他邓为民的。
所以邓为民不想把步子跨的太大。
但是此时陈理突然来了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