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九睡不着,泥土筑就的房子隔音比较差,贴着墙上能隐约听到李老汉那边正在跟李大娘商量着的话。
原来是今天那个老张头在婚礼期间,特意找了李老汉聊了会儿天,这年头兵荒马乱的,征兵征的越来越频繁,再过几年保不准老九也要被征走。
还不如送去县里乡绅做个跑堂的家仆,一来能免除徭役,二来万一混上个管事,那可就是光宗耀祖了。
三来,县里乡里的姑娘可比村里村妇强多了,能在那里混个媳妇,在村里可是长脸的事迹。
搞半天原来是要去当家奴啊,李老九撇撇嘴,当个家奴还光宗耀祖。
话说这县里头,李老九长这么大,就去过隔壁几个村子,再远点脚程就得按天来算了。
他没去过更远的地方,却极度向往着更远的地方,这么想着,家奴好像还是蛮不错的嘛,胡思乱想间,李老九沉沉的睡了过去。
说到那个老张头,是隔壁村口的,是新娘的亲娘舅,也是李老九的一个亲戚。
因为他老娘也是那个村的,两人是堂兄妹的关系,按照辈分,他也得喊一声舅舅。
老张头是在乡里面一个乡绅人家做管家,下面管着十几个奴仆,在这周边几个村子里可是个体面人物。
逢人也得尊称一声张老,至于他为啥百忙之中抽空来与老李头这么一位远方表亲闲聊,还不是看中了老李家的幺儿。
这年头官府征兵征的厉害,而且基本上都是有去无回,十里八乡男丁稀缺,乡绅地主们想招几个年轻力壮的青小伙子也是越来越难。
而且官府有条律令,凡年满十二者不可收入奴籍,需按原户籍纳口粮,且算入兵制,如每户三丁取一,只有奴籍不算丁,征起兵来,这些在豪强家做事的年轻人口依然要被官兵带走。
此条律令本意是防止乡绅豪强过多的收拢家奴发展私人武装,在平常时期算的上是一条善律,某种程度也避免了豪强对当地百姓的压榨。
但在这战乱四起的背景之下,却是使得家中有丁的人家苦不堪言,老李头也是无奈的很。
已经死了两儿子了,与其明知必死而去送死,还不如就在附近乡里当个家奴,起码还有条命在,若是再等两年,满了十二,可是免不了又要被征走。
李老汉虽然是个庄稼汉,但也想的比较透彻,家里面也没有什么反对的声音,于是第二天就答应了老张头,让他把李老九带走。
老张自然是欣喜,这带回主家可是一件不小的功劳呀,夫人近月恶疾缠身,安排个童子过去照看着,保不准还能去去霉气。
李老九背着一个破布袋,里面放了几双新编的草鞋,和几件衣裳,跟在老张的身后亦步亦趋的上了等候多时的牛车。
时不时回头张望一下,虽然心中满是期许,终于走出了这个方寸之地,但是对于未知的迷茫,以及此去的目的,谁又知道会不会是另外一个方寸之地呢。
李老汉坐在村头吧唧吧唧的抽着旱烟,平常舍不得戳几口的他今天抽的异常凶猛。
直到那辆牛车渐行渐远,彻底消失在了眼帘,才缓缓的将烟斗别进裤腰带,长叹一口气,转身慢慢的朝着麦田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