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攻的够快,可以就城而守。”
杨博然细想了一阵,建议道:“只要守住了,大周军再不中用,也能给辽人压力,迟早能来救援。”
沈逸看了杨博然一眼,淡淡道:“怕就怕,没有援兵了。”
杨博然心里猛地“咯噔”一声,惊诧道:“主上这是什么意思?”
沈逸没有解释,摆了摆手道:“传令朱震山那一队骑兵,不用回来汇合了。”
说罢,沈逸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手书递给杨博然。
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杨博然在征询了沈逸的意见之后率先打开看了看,旋即大惊失色,接着猛地看向沈逸。
难怪,难怪啊,原来如此
进攻镇台城的时候,沈家只围住了南门,却放开了其余的三门。
一般而言,围城战的基本战术应该是围三阙一,以免守军狗急跳墙,给进攻的部队造成很多不必要的伤亡。
可是沈家军偏偏反其道而行,只围住了南门猛攻,却故意放开了北门、东门和西门。
这么做的好处是,沈家军可以不用分散兵力,若是需要转攻为守时,也可以加以利用。
偷袭镇台是个冒险举动,在预案之中,若沈家军赶在辽王之前便彻底拿下了镇台,则攻守之势易也。
得知辽人大军前来的消息,沈逸一边命令尽可能修复被轰出大豁口的南面城墙,一边下令叶双凡,紧挨着镇台南门扎下了大营。
对于辽军的攻势,沈逸倒不是很担心,辽王和良平安都清楚沈家军的武器配备,攻防战也早就打过,现在据城而守,底气还是够足的。
另一边,在汝阳一线附近,大周军其实也按照计划进攻了汝阳,而且在压上了全部人马之后,也取得了小部分战局的胜利,可惜的是辽军在火炮掩护下后撤,大周军并没有取得太大的便宜。
而退走的辽军毫不掩饰行动轨迹,不仅是让出了汝阳城,而且部分兵马朝镇台方向而去,分兵之下,让出了一个大口摆在大周军面前。
现在大周军有两个选项可以选,一是继续追击辽军,但辽人的火炮保存完整,继续强攻恐怕收效甚微。
第二个选择便是绕过汝阳到镇台一线,走偏路直杀辽人后背,好处是可以尽快收复一部分国土,稳定民心也提升士气,但问题是
这样就等于是将沈家军放在火上烤,如果沈家军自己能处理好战况,那等大周军杀回来能合而将辽军逼到角落,但如果不能的话
那日后就不存在沈家军这个旗号了。
大周军营中出现两种声音,一种是觉得应该趁热打铁,继续追击,另一种则以为,应避开辽人固守的强点,绕路先收回赤霞盆地以北的国土,于日后的战局也更有利。
“于日后的战局更有利”这一点,其实有多种含义,其中包括大周如今的敌人,北辽的蛮虏,当然也包括,西域的
在经过短暂的集议之后,摄政王力排众议,终于下令全军继续开拔,往赤霞盆地附近进发,以断辽人首尾。
断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