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璋看着书信犹豫不决,门外侍者突然送进来一张纸,正是由零陵书报署制作的长江报,由来往益州、荆州的商人带来。
长江报从第二期开始,就由蓝田‘主动’传播到各地,益州自古闭塞消息进出困难,难得有这样一份告知天下事的东西。
能侃侃而谈的舌辨之士,多是知识渊博的读书文人,舌战的强大来源于知识的储备。
刘璋出身汉室宗亲、自身条件优渥,他并不是勤奋好学喜读书之人,由于知识储备不足,他在与人攀谈说话时,大部分都作为听众,直到长江报的出现。
报纸涵盖信息全面,刘璋有了这个知识渠道,增加了这份独特的谈资,与臣僚友人聊天说话愈加自信,为此刘璋重金买通了送报商人,要求长江报每期发行后尽快送到成都。
懦弱的人也需要得到尊重,刘璋鸡贼买断入蜀所有报纸,准备垄断这个知识来源,想在臣僚面前树立成博学之君。
因为书报署人员被抽调去统计灾情,内容是又增加了长江评的新内容,所以第四期直到八月下旬才发出来,‘好学’想催更的刘璋最近等得心慌。
刘璋坐在案前悠闲地浏览报纸,似乎明白了刘备为什么要去救孙权,江东大将吕蒙两万人生生被赖恭几千人打败,这样的战斗力确实敌不过曹操。
当刘璋看到螟灾的时候脸色一变,这种灾荒的恐怖性他在京城见过,那时候李傕、郭汜为祸长安,再加上关中蝗灾颗粒无收,在求生欲望的趋势下,饥饿的百姓吃草根、树皮、黄土乃至是人。
白天饿死草席一卷送往乱葬岗,晚上就有人偷偷扛回家,甚至还有等在邻居家帮忙收尸,明面上是乐于助人,实际上不过为了饱餐。
快饿死的灾民已经不是人,他们是冷漠的动物、是两脚羊,易子而食,人骨晒干作柴薪,在流民堆里很常见。
那时候三辅流民举家外逃,很多人都选择南边的益州,一路上扶老携幼相随人越走越少。
刘璋在同时被议郎庞羲护送入益州,他在路上见了太多凄惨的画面,或许刘璋懦弱的性格就跟这次旅途有关,他比大多数益州人都明白灾荒的可怕。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人都是碗中肉,何况乎鸡犬?
古代只要没有饥荒战争就是盛世,仅此而已。
幸甚益州没有螟灾,至少在刘璋任期里都没天灾,终于明白刘备为什么要诓益州的兵和粮,原来是荆州遭了灾。
刘璋虽然没有全部满足庞统的要求,但给出了四千兵及罗列的半数军需物资,看在刘备远来帮忙的情分上好聚好散。
要准备兵马钱粮送刘备回荆州,消息很快被成都的内应张松知道,张松沉不住气写信劝说刘备别走。
在等待刘备回信的期间,十月发行的长江报第五期,又被商人秘密送到成都。
荆襄名士廖立在长江评中开喷:吾主为益州征强敌,师徒勤瘁而积财吝赏,何以使士大夫死战乎?刘益州量小无耻,真不愧守门之犬。
守门之犬是煮酒论英雄时曹操评价,后来不知怎么流传到益州刘璋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