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人在纸上抄抄写写,而后向院外走去。临走时又加了句:“你们最好把身份证都尽快办了,特别是这两位女士,对你们自己有好处。”
然后他又扫视了朱晓华和唐一民,一脸嫌弃地走远。
等这人走远后,唐一民说:“他们摸查身份证就摸查身份证呗,用得着这么多管闲事。我们好好的,怎么就成了无业了?”
朱晓华没有吭声。
他觉得这两人也没说错,如果照相馆就此停掉,不管他们以前是什么身份,他们都将是无业。
目前个体户的执照没有被吊销,朱晓华觉得有必要争取一下,让照相馆尽快恢复正常。
午后,四人正在院子里休息,忽然听到外面的街上传来吵闹声。
有人拉住过往的行人问:“这照相馆怎么了,怎么关门了?”
声音清亮,是一个年轻女孩的声音。
路过的人摇摇头,表示不知情。
朱晓华听这声音有几分耳熟,他走出后院,在大门口见到了来人。
来人穿着一身休闲衣裙,圆圆的额头,梳着马尾巴,看上去很苗条。
这人正是朱晓华在郑城碰到的那个女记者。
说来,他还得感谢她的帮忙,是她让自己顺利卖掉金条,买到第一批胶卷。
跟在她身边的,还有一对年长的夫妇。其中女的头发已经苍白。这两人正是邵教授夫妇。
朱晓华上前,答:“欢迎你们来参观,只是现在照相馆碰到了点问题,暂时休整,只能站在外面看了。”
钱丽仪认出了朱晓华。
钱丽仪说:“我送老师回洛城,他们二老惦记着你的照相馆,想知道你当时从郑城拉回来的那一车胶卷后来怎么样,便顺道过来看看。”
朱晓华尴尬一笑:“让你们看到我不堪的一幕了。其实也没多大的人,不知道是什么人,因为什么原因就突然小题大作,前来封馆。我想,这些人多半是嫉妒我们照相馆拍证件照发财了吧。”
邵教授夫妇颇为意外,他们本以为照相馆经营困难,才会被封停。没想到却是因为经营得太好。
钱丽仪倒不觉得意外,她抬头瞧着门头上那两个硕大的“海鸥照相馆”字样,心中不由得怦然心动。心想,这种情况,跟报纸上的一模一样。
这段时间,她也经常关注洛城的动向。
早都听说了海鸥照相馆的事迹,说他们发明了艺术照,革新了旅游生活照,还第一个为全洛城人提供证*件照拍照服务。
席卷全城的办证风潮中,还得多亏他们照相馆助力,才能让政策如此迅速、彻底地推进。
整个洛城三十万从口,已经有二十多万办理了第一代身份证,是其他城市的数倍之多。
而且响应号召的速度也是最快、最及时的……
上级领导们提到洛城时,都是赞不绝口,很多官员都想到洛城来实地参观、学习先进经验,想跟洛城市市长学习推新新政策的秘诀……
她却没想到,洛城市大名鼎鼎的海鸥照相馆,经营者正是朱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