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是一个需要高度集中精力的过程,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现在有了车载手机支架和蓝牙耳机,就是为了能够让开车的人能够尽可能的不分心。
在过去没有智能语音服务的年月里,如果你开车过程中要进行查看天气、回复短信、导航地址、播放歌曲等等操作,正确的方式是现将车子停下来。
但是……实际上绝大部分人都是在一边开车一边做这些操作的。
大家都知道这是危险的,但是大家依然还会这么做。
谷</span> 而这就是叶新晨认为的智能语音必须落地到车载场景的刚需性,而这一点也刚刚体现了在产品设计和完成度上,车载智能语音必须更实用,也更好用。
但很遗憾,现在市场上面关于究竟哪个品牌的车载智能语音更好用,大家脑子里能够想到的,全都是这些年用过的——不智能,但有点智障的车载语音助手。
因为有很多车载智能语音把人气的发狂。
比如说,因为语音识别率不高,导致大家要一次又一次重复,而且还要尽量用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同时要中气十足。
再比如说,由于唤醒方式的限制,导致我们要一次又一次和它产生这样的对话——
“xxx?”
“主人,请问你有什么吩咐?”
“xxx?”
“主人,请问你有什么吩咐?”
再比如说,由于硬件上的限制,导致很多智能语音不能被打断,即便你知道它理解错了你的意思,但,还是要耐着性子听完。
同时,这家伙还经常打断你还没说完的话,简直怎么一个操淡了得。
正是因为这些并不少见的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导致很多人并不喜欢用车载智能语音,因为在绝大部分时候,它的表现都太智障了。
而以上举出的这些在日常生活里高频出现的例子,在产品设计上正反应出了语音识别率、识别准确率、语音理解、指令响应速度、重复唤醒等痛点。
而且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逻辑是——这些缺陷如果是在智能音箱上,那么仅仅会让我们会觉得这家伙很笨,但应用在车载场景中时,由于开车时分心可能带来的高危险性,这些痛点将会被无限放大。
就比如说叶新晨自己的使用过的智能体验——
“首先这玩意就是个二货。然后如果我想和这个二货能够沟通,我就必须也要像一个二货一样。”
所以,如果让叶新晨说究竟什么样的车载智能语音产品才算得上好用的话,那么至少它要满足这样一个需求———智能语音能不能像人类一样和你对话才行。
只有在这一点需求上,首先最基础的需求选项是,智能语音必须满足全双工的硬件配置。
所以,这个也就是一个难点了,对于雷布斯而言,需要在硬件配置上需要升级。
不然的话,叶新晨也是无法做到这种需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