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宁五年,八月十七,汴京寿山观云崖。
圆月之下,一场足以名震江湖的大战在就此上演。
这场较量是当世武林两大顶尖高手的较量,亦是中原和塞北武林之间的一次巅峰对决。
可惜,这场较量却几乎不为人所知。而交手的二人不仅之前从未谋面,甚至连彼此的名头都未曾听闻。
这场较量也并非江湖较技,武功切磋,而是生死相搏。
皓月当空,乔莫峰双枪寒光烁烁,耶律余洪掌影翩翩,枪掌交错,大战了二百余回合。
耶律余洪纵横中原江湖数载,从无败绩,本以为中原武林不过如此。但此刻方知,所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中原武林果直是卧虎藏龙。
乔莫峰虽退隐江湖十余年,却从未将功夫放下。而今日一出手,也是心下一惊。
这耶律余洪的般若奔雷掌,久居五台山脚下的乔莫峰自然识得。而这套掌法一经耶律余洪使出,果真如奔雷激荡,雄浑刚猛亦是乔莫峰平生未见。
这套般若奔雷掌法,乔莫峰在闲暇时也曾向五台山圣水寺的慧延大师讨教过。
据慧延大师所言,般若奔雷掌乃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位名叫觉能的高僧所创,掌法一共十六招,招式并不难,稍有些武功根基之人皆可学会。
但若想真正练到掌如奔雷却很难,招法之间若无奔雷之势,即无奔雷之力。而要想再参透般若之力,则难上加难。
在当年创下这套掌法之后,觉能大师曾在五台山岩山寺的山门前,命人立下了三块巨石,每块巨石皆有两人多高,重约五千余斤。又在山门前的一株菩提树上悬挂了三条白绸,每条皆长约三尺。
高僧乃言,能一掌击裂巨石者,即成奔雷之名,但若要真正练成至高境界的般若奔雷掌,则隔空击断悬空的白绸。
自此以后五百余年,习练般若奔雷掌的人数不胜数,但岩山寺门前的巨石至今还有一块完好如初。而那株菩提树上的三条白绸,只是因为经历风霜侵蚀更换过,却从未有人击断过。依然在迎风飘荡。
当年乔莫峰也曾到岩山寺一探究竟,望着剩余的那块巨石,他自认也无力击破。
而眼下,在乔莫峰看来,耶律余洪的奔雷之力却足矣破石。
能遇见如此对手,也令乔莫峰精神大振。他平生第一次将“霹雳枪”法的所有十六招悉数使出,心里大呼过瘾。
耶律余洪亦有惺惺相惜之意。
在他之前看来,中原武功往往过于重技,招式繁杂,却多有华而不实之技,于实战中并无大用。
但眼前的这位手握双枪之人,每一招招法的变化不仅皆是有的放矢,且简练直接,毫无半点浮华之风。
这也正是耶律余洪遍访中原武林,苦苦追寻,并想为大辽军士所用的击杀之技。
若是以武会友,说不定二人可以成为难得的知己。
可惜,这是一场必有生死的较量。
二百招之后,耶律余洪的奔雷之力渐弱,已现力衰之像。
要知道,自出道以来,还从未有人在他面前走过百招。但这一战遇上乔莫峰,战过二百回合依然难觅对方破绽。而以雄浑刚猛见长的奔雷掌本就颇耗内力,一旦内息不济,掌法便会失去迅雷之势,破绽渐显。
乔莫峰的双枪之强,强就强在双枪之中,一枪在前如拨草寻蛇,专寻对手的破绽,而一枪在后,进退自如,攻守兼备。
一旦耶律余洪露出破绽,乔莫峰就绝不再会给他机会。
枪如蛇进,终于穿透了耶律余洪的掌风,顺着他的袍袖直刺左胸。耶律余洪想回掌侧击枪柄,却不料乔莫峰的后枪又至,直接刺向他的手腕。
情急之下,耶律余洪一招“佛陀拈花”,掌翻如蝶。若是在内力充沛之时,这一招不仅可震开刺向胸口的一枪,还可以回旋擒住后枪的枪柄。
这一招也是般若奔雷掌中,为数不多将精巧变化与刚猛之力融于一体的招式,亦是需要掌力和掌法皆要丝毫不差的招式。
可是,此时的耶律余洪内息已近油尽灯枯之势。
他震开了刺向胸口的那枪,也擒住了乔莫峰后枪的枪柄。但却稍稍迟了一分。
耶律余洪握住了枪柄,枪头却已刺进了他的右胸,深达寸余。
胜负即分,生死立判。
“好枪法!”耶律余洪此时内息已彻底耗尽,鲜血慢慢从嘴角渗出。
“能死在阁下枪下,在下也不枉此生了。”耶律余洪嘴角浮现出一丝微笑。
“阁下的般若奔雷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