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谣言的,从来都不是语言,而是事实。
随着德芸社第二位角儿的窜红,德芸社新园子彻底稳了。
只是之前关于德芸社要倒闭的谣言,并没有消失。
本山人掐指一算,倒闭肯定是要倒闭的。
卧槽,我不小心掐错了别人的手指头,把倒闭的日子算错了。
再掐一回。
嗯,这回准了,德芸社活不过今年年中。
反正发这些帖子又不要钱,爱怎么说怎么说喽。
除开这些子虚乌有,满天飞的消息外,不少人还真在认真分析这次事件。
主角是唐云风,内容是他窜红的方式。
相声历时一百多年,门内的名家大蔓一茬接一茬,可从来没有哪一位,在他这个年纪,有他这个名气的。
分析来分析去,抓住关键词网络。
方式太新潮。
只是到了这里,老辈人开始傻眼。
因为他们真的理解不了,这到底是怎么一种成名逻辑?
唱两句儿,这就红啦?
唐云风唱得确实不错,但也远没到什么技艺超群的境界呐?
那些人怎么就这么捧他呢?
不说别人,就连郭德刚对此,都看得半懂不懂。
效果太猛烈!
短短一两个月的时间,直接达到了他们几年,十几年努力才有的效果。
跟老辈人不同,相声门的年轻人,心思可是开始活络了。
眼里闪闪发光。
因为他们从唐云风身上,看到了……希望。
成名的希望。
出人头地,名利双收的希望。
唐云风趟出来的这条路,他们自己是完全可以模仿的。
唱曲儿,谁不会?
甭管好不好听,至少比绝大多数的普通人要强。
这就成了。
那还等啥?
干就完了。
于是不少人开始翻箱倒柜,寻找着各种传统小曲的老谱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上除了《探清水河》,终于偶尔有其他的传统小曲儿现身了。
最先反应过来的,便是津圈、京圈之地。
再接着,才是其他地方有少数人冒头。
网络上传统小曲的风潮,开始慢慢在酝酿着。
师姐林思月貌似私底下经常上网,网上很多事情她都比唐云风清楚。
后台,林思月找到唐云风。
“师弟,你看网上又有人在模仿你?”
这不是师姐第一回告诉他这些信息了。
唐云风的态度不变,再次微笑着摇头道:“无妨!”
林思月憋了一嘴,便转身回自己的休息室。
只是门一关上,她突然笑了。
几次试探观察之下,这回她终于从师弟的眼神中,确定了有一种叫“野心”的东西存在。
少年儿郎英雄气,怎叫美人不倾心。
而且气藏于胸,面如轻风,这又更加难得。
一颗芳心轻颤颤,几度牵动怀春人。
她自己都说不清楚,从何时起,他变得不再是他了。
师姐的眼光很准,唐云风对于网络上的跟风事件,不但不生气,反而心中很欣慰。
准确来说,这得算是意外之喜。
他是真没想到,自己火了一把之后,会有不少人出来跟风唱小曲儿。
这于唐云风来讲,根本不是坏事,而是好事。
大大的好事!
郭德刚少年含泪入相声门,青年咬牙坚持,几十年过去,直到中年,他也只说自己是“传统相声的看坟人”。
为什么?
因为他清楚,世界太大了,观众数量何止亿亿万万?
他拼死拼活,带领德芸社,也只开发了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可不少井底之蛙们却以为,这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