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好说:“里边儿装修还不错。”
到了屋里,两人发现陆启诚不欺他俩,按照中介的标准,精装修勉强是算得上的,至少干净整洁,家具齐全,基本的家电该有的也都有了。
这就是他们的工作室了。
不过看着杨海同眼神就变了:“怎么只有两间屋啊?”
陆启回道:“你们俩一人一间。”
“那你呢?”寡言的万康问。
“我睡客厅啊,这个。”陆启拍了拍客厅的沙发,“这比里边儿那床可舒服多了。”
“那不能够。”杨海同连忙摆手,“你现在是领导,怎么能让你受这委屈呢,这样,咱们猜拳,然后每个月依次轮换。”
理论上确实是最公平的方案,就是麻烦。
陆启摆摆手:“瞎操心,要真想睡我又不是不能租三居室,不然我现在毁约重新租个房子好了。”
这样一说两人也没办法了,只能各自选好房间,大老爷们儿没那么讲究,随便收拾一下就行。
然后两人找到陆启,很郑重其事的样子。
“启子,我们俩有话说。”
“这什么表情,直接说就行了呗。”
“那啥分红的事儿,我们不能接受。”
万康也道:“工作室是你的,钱是你借的,方案也是你做的。我们现在拿的也不比之前少,拿分红亏心。”
杨海同道:“康还好,我老杨对自己的技术有自知之明的,哪儿能到技术入股的程度呢。我们俩也玩过这么多游戏,眼力还是有的,这游戏要上线肯定是能赚钱的,技术上又没什么难点,其实全靠你的设计来撑。你在外面找人来做不一样能做,说不定比我做得更好。不能因为是熟人我就厚着脸皮拿分成,你到时候发点儿红包什么都行,反正具体发多少就看你良心了,嘿嘿。”
两人说完压根儿不给陆启发言的机会,直接打开电脑,安装外设和所需的生产力软件。
陆启只好喊出一句:“行,到时候包你们满意!”
两人捣鼓半天,把工作电脑的键鼠拆下来都丢给陆启:“你这不是浪费钱么。”
对于研发人员,键鼠就是自己的武器,那都是精挑细选,让自己舒适习惯的,也用不着公司提供的薄膜键盘和配套鼠标。
可能除了刚工作的新人,也就陆启还这样了。
这两人的外设一个比一个花哨,陆启看着就有种光污染感,万康的手绘板背后还贴满了贴纸,意义不明但感觉就很专业的那种。
这确实是陆启失算了。
……
整个四十二工作室几乎进入了一种闭关修炼状态。
两耳不闻窗外事,吃饭全靠点外卖,休息时候也不玩游戏不看视频了,就讨论方案,探讨细节。
除了陆启时不时还得去学校一趟,另外两人几乎连房门都不出。
所有人干劲十足火力全开,朝着他们的第一款产品努力着。
随后陆启也正式复学了。
两年前单亲家庭的他由于母亲的病重,不得不休学出去工作养家。
在远房亲戚的内推下才进了姑苏天虫开始成为一名策划,因为这个行业本身对学历没什么要求。
两年间陆启攒了一些钱,足够母亲安养,也帮她补缴了社保和医保,这才能安心回府南复学。
同时也在朋友的资金援助下开了这间四十二工作室,继续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熟悉的校园,熟悉的教学楼,有些老师还记得他,只是同学换了一批。
不过本身大四的专业课已经很少了,大部分都是一些实践理论,基本上一周就来学校一两次就行。
陆启甚至可以开始做自己的毕业设计,实习这一块儿学分肯定是卡不到他了,大不了实习单位就填四十二工作室。
估计一个班里应该有好一部分人,开学至今压根儿都还不知道班里多出来这么一个人。
陆启没选选修课,以前选的学分都够了,而且对他的时间安排也是一种限制。
如果有闲暇,更多时候会去其他学院旁听,五花八门课类繁多。
戏剧设计和电影剪辑,心理学,历史,管理学,甚至经济和建筑学他都去听过。
他的脑海中装着无数知识,但结合理论仍使他对创和表达有了更深的认知。
而这个过程中陆启也开始去会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暂时地摆脱了一个底层工作室制作人来自生计的桎梏。
比如他会思考游戏和电影的区别是否仅仅只是“交互”这一个点,他听说过交互式的电影,世界上也有只存在画面什么也不能操作的游戏。
科技发展如此迅速,终有一天动作和表情捕捉能捕捉到细节到手指的动作,角色脸上的微表情,两者的界限可能会越来越模糊。
又比游戏终有一天会取代电影和小说吗,它几乎可以做到电影和小说能做到的全部,但钢笔最终取代了毛笔吗,照片又最终取代了绘画否?
游戏的边界在何方,他的终极目标是代入还是挑战或是其他。
而这些思考的过程,也让陆启与他脑中的知识真正开始融会贯通。
不仅仅是一个工匠,而是拥有自己独立思想和审美设计师。
当然,这些都是建立在他对四十二工作室前景足够的自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