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人,我还听说象林邑有优质稻种,能一年三熟,不知是否为真?”仓耀祖问道。
“嗯,一年确可三熟,不过那是因为日南气温较高,日照充足,和稻种无关吧?”虞歆回忆了一下,才开口说道。
“肯定是有些关系的。近些年来,我大汉天气变冷,北方灾荒不断,时有大疫,众生皆苦。我有意引进此优质稻种,在夷州、甬东和会稽郡及以南种植,不求一年三熟,能有一年两熟也是很好的,这就能极大地缓解百姓的饥荒情况。”仓耀祖道。
虞歆点了点头,赞许道:“小友有心了,这是百姓之福啊,吾在日南还有些旧友,当可助你完成此番善举,只是不知,小友高就何处啊?”
仓耀祖道:“这个,老人家,我还没有出仕,但我已有规划,我的短期目标就是全据江东,然后以大江为凭,护南方太平。”
虞歆道:“小友这口气是真不小啊。不过太平好啊,刚才那茶也叫太平猴魁吧,小友莫不是想要推翻我大汉朝?诸位难道是太平道中人?”
仓耀祖否认道:“文绣公,我并不是道士。而且农民起义的模式是不可能成功的,他们只知道破坏,却不懂建设,智者不为也。于吉道长确是太平道中人,但太平道现在已经没有起义的想法和计划了。于道长对《太平青领书》有深研,日后也会致力于发展道教,并远离政治。”
虞歆道:“远离政治?你说的是远离朝廷吧。”
仓耀祖道:“是的,宗教是宗教,政治是政治,两者最好不要混为一谈,否则两者互相牵扯,都做不好。
我知道虞老太爷的长子虞巡正跟随魏伯阳在山中修道,应该也了解一些道教的底细,现在又正值乱世,浮屠教的发展日益加快。
道教也不得不入世,一为救民,二为与浮屠教抢夺信众,这也是几位道长愿意助我一臂之力的原因所在。”
“那小友是希望吾余姚虞氏支持于你?吾虞家南迁以来,家业不景,恐怕力有不逮啊。”虞歆推脱道。
仓耀祖点头道:“文绣公太自谦了,你虞家要是家业不景,那这会稽郡就没有世家大族了。虞家是我拜访的江东第一家,我对虞家深有好感。我曾闻,夫贤人君子,当以天下为任,以苍生为怀。希望文绣公能以天下为重,以黎庶为亲,助我成就一番伟业。”
虞歆摇头道:“这个。。。仓小友志向高远,恐吾虞家不足以附骥尾也。时下,天子虽困顿于关中,未必不能二度崛起。小友之志,不啻于火中取栗,吾为小友忧矣。”
仓耀祖道:“呃,老爷子这话,您自己信吗?我反正是不信的。李傕、郭汜之流确实无法长久困龙于雍凉,帝迟早东走雒阳。
但是吧,关东的二袁和曹操可是回不到从前的了,嗯,权力好放不好收,现在各州州牧坐大,天子连朝贡都收不上来了呢。有道是覆水难收,又像是一个大家族分了家,再想合并起来,那可就千难万难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