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纳米崛起 > 第六百五十七章 扩大的规模

第六百五十七章 扩大的规模

1的芯一级,可以做到高效回收再利用。

    比如这一次发射任务中,这一个芯一级的机体,已经连续执行了23次发射任务了。

    按照航天局的评估,该类型的芯一级,如果没有什么意外,可以重复使用超过80~90次。

    这种重复利用率,对于运载火箭的综合成本,有显著的降低作用。

    虽然期间也出现过几次事故,但是以中华航天局那不断提升的发射次数,以及发射总有效载荷,来评估计算,中华航天局的发射成功率,仍然维持在962%的高位上。

    比起nasa此时724%的发射成功率,已经高了一个量级。

    当这枚运载火箭完成任务后。

    不到五个小时,从南沙航天城那边,又发射了一枚长11运载火箭,抵达天门号空间站,上面同样是天舟3飞船的部件。

    目前大中华区的八个航天城,都可以执行发射任务。

    有效避免了单一区域,因为天气因素,导致发射延迟的现象。

    毕竟从布局来看,中高纬度的漠北、酒泉、太原、种子岛、西昌,在冬天很容易受暴风雪、沙尘暴天气影响。

    而文昌、南沙,又容易受到台风、暴雨影响。

    大沙航天城无论是在纬度、天气条件上,比起其他航天城,相对而言比较好,每年拥有的发射窗口期,在240~260天左右。

    这种低纬度的沙漠地区,除了撒哈拉沙漠的沿海,其他地方都很难找了,澳洲在很多方面,确实是得天独厚。

    现在航天局的发射任务基本都排满了,甚至感觉有些不够用,这并不是错觉,而是可以计算出来的结果。

    八个航天城中,太原、西昌这个两个航天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规模又比较小。

    其他六个航天城,规模目前倒是足够用了,但发射任务又不是地上开车,存在窗口期。

    随着航天战略的不断推进,航天局发现黄修远之前,说航天运输力可能会出现不足的情况,竟然真的出现了。

    幸好当时黄修远力挺大沙航天城和南沙航天城,将其设计的规模,定在最大的限度上。

    目前大沙航天城一共规划了12个发射场,投入使用6个,正在建设6个;而南沙航天城那边,则是8个发射场,投入使用4个,正在建设4个。

    正是这种前瞻性,才没有导致航天发射任务,出现运载火箭等发射场的情况。

    特别是海边的文昌、种子岛、南沙,三个航天城对于大型运载火箭的发射至关重要,内陆的几个航天城,除非是本身有配套工厂,不然只能发射中小型运载火箭。

    当然,大沙航天城倒是一个例外。

    因为这个航天城有一条独立的超大型铁路,这是一条专门建造的铁路,可以运输重量5000吨左右的运载火箭。

    这是西澳的优势,地广人稀、地形平坦,从大沙航天城到海边,一路都是沙漠平原。

    现在航天局的发射任务越来越多,不得不考虑未来的需要,如果按照当前的趋势,发射场的数量,最好可以提升到120~140个。

    这样才能满足未来的需要,而航天产业的扩张,也加大了对社会人才的虹吸效应。

    目前整个大中华区,服务于航天产业的人员,数量再次刷新记录,达到了史无前例的75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