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只见这些同事正在交头接耳,纷纷给他说:“把积分上下限交换一下。”
  周一,组会。
  吴菲菲首先汇报,她的“在二维钙钛矿中引入itic非富勒烯体系的类叠层器件”jmca文章写好,投出。
  另外,之前投的“基于itic传输层的二维钙钛矿器件”cm文章被编辑拒稿,然后转投了wiley旗下的aelm,本来想转rsc旗下的jmca,结果刚好手里的一篇也是jmca,于是就转去wiley了。
  事实上,组里除了许秋投文章比较顺利,他大多数都是修改后被接受,只有一次被拒稿,还是从am转到aem上。
  其他人投文章的过程就没有那么顺利了。
  像陈婉清、段云都是有反复被拒稿,反复修改文章的经历。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每一次投文章都是对自己历练”,对于大多数科研工作者来说,文章经常被拒稿才是常态,反复修改最为煎熬。
  孙沃手头的acsami工作,已经在上上周投出,因此上周他和吴菲菲一起开始新的工作。
  他们两个人带着于娅、严虎两个本科生,一起开展基于“基于二维钙钛矿的半透明器件”、“基于二维钙钛矿的真叠层器件”这些工作,并与许秋这边的有机光伏团队进行对接。
  孙沃汇报了一下对接的结果,他主要是和莫文琳学习,因为有许秋他们的前期工作,孙沃直接用了优化好的条件,最终的结果还可以:
  二维钙钛矿标样体系下的半透明器件,效率可以达到7%,可见光平均光透过率(avt)也可以达到30%以上。
  二维钙钛矿材料的禁带宽度比三维钙钛矿的要宽,大约在16-18电子伏特左右。
  因此这些材料的光吸收范围难以覆盖整个可见光范围,像孙沃他们选择的标样材料,吸收边大概在700纳米左右。
  光吸收范围比较窄,无法覆盖整个太阳光光谱,这本来是限制其性能提高的一大缺点,但在半透明器件中却能够转废为宝,可以借此机会实现较高的avt。
  当然,现在的效率数据对二维钙钛矿来说,还是有些低,需要做进一步的优化。
  段云上周收到了华威的面试通过消息。
  不过据知情人士透露,华威的审批是会刷人的,所以拿到offer才算定下来,面试通过没用,华威的面试通过约等于其他公司的简历筛查通过。
  对段云来说,这也不算坏事,现在他还有半年多时间才毕业,也想给自己找个好去处。
  因为offer是有有效期限的,可能有比较长的能到六个月,但也有比较短的,比如一个月,甚至一周的。
  一旦拿到offer,就需要在期限内做出抉择,要是把offer推掉了,之后对方就不一定还愿意收你了。
  段云也有隐隐的担忧,据说华威35岁的员工升不上去就会被优化,现在看看自己都已经30了,也不知道能不能适应的了那边的“狼性文化”。
  另外,段云手中有三家公司通过了第一轮考核,正在进行第二轮、第三轮面试,还有老家台城职业技术学院那边做保底。
  据许秋的观察,段云是有些倾向于回老家发展的。
  段云现在女朋友、兄弟、父母都在老家,而且家里还有一个工厂。
  虽然说现在干实业的不赚钱,但家里有个厂,也不算是很差的家庭了。
  其实,如果家里有基业的话,远离一线,回到二三线的家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很多人来一线追逐梦想,是因为家里没有什么保障,因此选择到机会更多的大城市拼一把,反正也没什么可输的了。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家里有保障,来一线打拼也不错,成了的话,可进可退,就算打拼失败了,也可以选择回家继承家业。
  田晴“三个homo能级差线性变化的非富勒烯体系的电荷输运机制研究”有了初步的进展。
  主要是瑞典冯盛东那边通过tas等方法,结合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绘制了几张机理示意图,用卡通图的方式展示出不同homo能级下,电荷输运过程中,各种复合现象的时间尺度变化。
  许秋还是有些佩服冯盛东的,非常的高产。
  这一年来冯盛东和魏兴思课题组强强联合,一起发表了不少的文章,估计他助理教授转正是没啥问题了。
  陈婉清现在已经在蓝河那边签订了实习合同,开始一心一意的为蓝河公司服务。
  组会她也是照常参加的,因为蓝河、魏兴思、许秋合伙开公司的缘故,学姐刚好作为中间人,负责传达一些蓝河公司那边的进展。
  这段时间,蓝河主公司主要是在做一代原型机上市前的准备、调试工作。
  光电材料公司那边,也开拓了两个新的客户,虽然暂时还没有实现盈利,但是随着有机光伏领域的热度逐渐提高,未来的前景可期。
  学姐也算是蓝河公司元老级别的员工了,之后转正了估计也能分到一些股份,毕竟,她如果毕业了,就是公司唯二的博士生,地位仅次于魔都交大过去的杨钦。
  至于其他硕士生,虽然到公司的时间的比陈婉清早几个月,但一方面他们都是硕士,另一方面他们也没有手艺,相当于没有工作经验,而学姐是自带技术过去的。
  许秋这周没什么可以汇报的,上周去办了个签证,接着就是《自然·能源》的审稿意见回来,一直在改文章,再之后又把年度基金总结写完,还和魏老师、邬胜男讨论了一下杰青基金的撰写。
  日程满满当当,实验进度为零。
  韩嘉莹j4给体材料的am文章撰写进度大约六成,同时又去合成了一批ptq1。
  虽然上上周基于ptq1器件的效率达到了128%,但她怀疑上次合成的一批ptq1材料的分子量不够高,这个效率数据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便用微波反应器再次合成了一遍。
  结果,最后新合成出来的材料,性能还不如上次,最高效率只有120%,这让她郁闷不已。
  不过,这也是做实验过程中的常态,充满着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
  可以说,科研过程中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
  许秋帮她找了找原因,发现第一批的ptq1虽然肉眼看上去分子量不高,但实际上分子量并不低,数均分子量可以达到20000以上。
  而新合成出来的第二批ptq2的分子量反而更低一些,数均分子量只有16000左右。
  另外,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第二批材料中各元素的比例相较于理论比例的偏差更为严重,表明聚合物分子在合成过程中的副反应可能较多。
  至于学妹为什么不先做一遍各种表征,找到原因再去做合成,而是选择看似“拍脑袋做决定”直接去重复实验呢?
  这是因为在实际的科研过程中,虽然有各种表征手段可以辅助,但很多时候还是靠着肉眼观察和经验判断。
  因为每一项表征都是要花费时间、精力以及金钱的,对于一些小课题组,因为经费不足,很多时候选择不做表征,全靠猜,而学妹主要还是时间方面的考虑。
  假如在做合成实验的时候,每做一步反应都去打个核磁,做个红外来一个全套,才继续接下来的实验,那估计想把一个材料合成出来得花一个月的时间。
  因此,为了节省时间,常用的做法都是先做实验后补表征的。
  而且遇到实验失败,大多数情况下,也会选择假装问题不存在,无脑重复一遍之前的实验,而不是急急忙忙的做各项表征找问题。
  类似于电脑重启可以解决绝大多数电脑问题一样。
  邬胜男上周4tic的cm文章投出,现在她手里的工作已经清空,开始投入主要的精力放在杰青基金的撰写上,同时辅导两位本科生开展foic材料的合成、表征与器件测试等实验。
  莫文琳这周叠层器件做的有所提高,效率被她优化到了134%,实现了135%123%=134%。
  组会上,许秋补充了之前关于叠层器件的几个思路,重点提到他经由模拟实验室检验过的一个有效思路。
  那就是在“二终端法”的叠层器件中不使用中间的薄层电极,而是直接用两层几乎透明的传输层取代,这样可以显著减小顶电池器件的光损失,极大的提升顶电池的电流密度。
  基于这种策略,在模拟实验室中的最新结果,效率达到了143%!
  许秋突然想到了之前《自然·能源》文章审稿人说的那句话:“有机光伏领域13%的效率不算高,要以15%、18%为目标。”
  现在看看,好像13%的效率确实没什么了不起,15%,甚至18%才应该是之后的目标。
  本来莫文琳之前还规划了第五个、第六个三元体系的,这些体系就算发不了am级别的文章,也可以发一些二区的小文章。
  但现在看到叠层的好处后,莫文琳果断和许秋申请要暂缓三元器件的工作,表示:“把手头上这个三元体系的工作发表后,就暂时不做三元体系了。”
  另外,莫文琳也很聪明,主动提出“实验她来做,只要许秋吃肉的时候能给她留口汤就成”,许秋自然也没有拒绝。
  莫文琳的想法也很简单,虽然她也不知道许秋是怎么做到研究的领域都能取得突破的,但只要知道许秋能带她飞就足够了,跟着大佬混,喝口汤可能都是am。
  一方面,我们说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可能比人和金坷垃都要大。
  但另一方面,对于普通人来说,人和人的之间的差异其实并不大。
  选择大于努力,跟对了人,找到了一个好的平台,很多时候胜过待在原地“哼哧哼哧”的努力。
  就比如,许秋其实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包括魏兴思的。
  可能在某一个平行时空,魏兴思回国n年,结果一直卡在“青千”上不去。
  组里发表的最好文章也就是am、ees,开头带n的期刊,哪怕是nc都发不了,一年到头,加起来发表五六篇一二区的文章。
  四十三岁,申请杰青基金,没评上;
  四十四岁,申请“长江”,还是没评上;
  四十五岁,再想申请点什么,可惜“杰青”、“长江”的申请限制年龄到了,已经没有机会了。
  总不能去申请院士吧,虽然院士的限制年龄是70岁,但连“杰青”、“长江”都不是,想越级上院士,基本上是不用想了。
  于是,魏兴思刚刚回国想要大干一场的热情逐渐消退,剩下的就是当一条咸鱼,慢慢的养老了,每天办公室喝喝茶,养养鱼,没事出国交流访问一周半个月。
  日子过的就是这般的朴实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