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细腻,状如凝乳,色似鹅卵,灵润若玉,积釉处泛湖蓝色。制模精细,印花凹凸适度,印纹流畅自然、生动活泼。
另,碗圈足修削精细规整,圈足边沿常有少量粘沙,底足无釉处常出现因沙质成分而形成的铁质红褐色或黑色细小斑点,这是因在匣钵底部垫沙仰烧所制。
如此种种,证明这确实是元代的“枢府”釉瓷器,而且还是一件精品。
只是让赵琦觉得有些可惜的是,它的口沿处有微微缺口,但考虑到元代保存到现在,想要完整无缺相当困难,这点算是瑕不掩瑜。
“真是枢府瓷?”瞿俊民听了赵琦的分析,觉得不可思议。
赵琦点了点头,心里还有些激动。要说,这只碗的价值对现在的赵琦来说也不是很高,充其量也只有三四十万而已,但它的意义却不同。
“哎,早知道当时我就应该多注意一下,说不定就发现了,也可以多给老人一些钱。”
瞿俊民闻言笑道:“你的反应是人之常情,谁会知道那么一只脏碗居然是一件宝贝啊!我觉得你之所以能得到它,就是源于你有一颗善良的心,要是你不搭理那老汉,自然也就不会得到这件宝贝了。
你也不用内疚,老汉肯定不知道碗的价值,你能多给他一百,他心里已经很高兴了。再说了,如果一下子给了他很多钱,可能也不是什么好事。”
赵琦说:“诚然有些人一下子获得很多钱不是好事,但连那位老人是什么情况都不知道,不能就这么下结论,如果我再遇到他,肯定会给再多给一些。”
当然,斗米恩升米仇的道理他还是懂的,到时肯定会视情况做一些变通。
……
赵琦要见的朋友正是秦辉和沈红,两人自从上次秦辉帮沈红挡了一刀后,就生了情愫,之后没过多久,秦辉就来商都找了份工作,做的是销售。
两人的关系发展的很快,这回见面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了。
赵琦为双方做了介绍,秦辉就笑着问道:“小赵,看你喜气洋洋的,遇到什么好事了?”
“还用说,肯定是捡了什么大漏了吧。”沈戏笑言:“看来今天是要小赵请客了。”
“还真被你猜对了,刚刚他歪打正着,捡了个漏。”瞿俊民便把刚才的事情讲了出来。
秦辉顿时怪叫一声:“还有这种好事,我怎么就遇不到?”
沈红翻了记白眼:“切,你有小赵这样的善心吗?遇到那样的老人,巴不得扭头就走吧?”
秦辉想了想道:“到也是,不过别说我,这世上也没见个人遇到这种事情,能像小赵这么做吧?”
赵琦摆了摆手:“别说的我好像圣人一样,其实我也不过是心血来潮而已。别说我的事情了,咱们点菜。”
大家呵呵一笑,把服务员叫进来点菜。
等待上菜期间,大家闲聊起来,说了一些奇闻趣事等等。
“秦哥,你比之前应该瘦了不少吧?”赵琦问道。
“哎,别提了,都是工作上的事情闹的,遇到了一个比较乐色的家伙,收了我的礼却不办事。”秦辉显得有些郁闷。
赵琦问他:“收礼不办事?你是送错东西了,还是送的不合规矩?”
秦辉说:“我工作这么多年,怎么送礼还是知道的,送之前,我还打听过他的爱好,得知那家伙喜欢宋杰航的书法作品,就去求购了一幅,并拿到宋杰航的儿子那去鉴定……”
话还没说完,就被瞿俊民打断了:“我知道你遇到什么事情了,人家不帮你办事也是理所当然。”
秦辉愣了愣,不过他也不傻,马上就反应了过来:“你是说,宋杰航的儿子鉴定的有问题?”
“当然了,你去让他鉴定之前,怎么没有先打听一下这个人的为人啊!”瞿俊民讲出了事情的缘由。
宋杰航是商都一位故去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很有名气,在一些本地的拍卖会上也拍出过高价,他的真迹颇受本地书法藏家的欢迎。
宋杰航的儿子叫宋高卓,因为是家中独子,宋杰航夫妇又是老来得子,母亲宝贝的不得了,也就宋杰航能治的了他。
在宋杰航生前,宋高卓还能装装样子,在宋杰航面前扮演一个乖宝宝,等宋杰航病逝了,他就散发天性,任性妄为,什么事情都做,他老娘想管都管不住。
宋高卓只知道挥霍不知打份正当工作赚钱,家里的钱财自然就慢慢耗光了,于是又把父亲留下来的书法作品拿去变卖,用于挥霍。
但好景不长,宋杰航只是本地小有名气的书法家,一幅书法作品可卖不到几十上百万,宋高卓花钱又大手大脚,自然就入不敷出了。
宋高卓也算有些歪脑子,居然想到让别人临摹他父亲的书法作品,然后他用父亲遗留下来的印章钤印。
一开始,人们还以为是真迹,但没多久就被人发现了。
但宋高卓又想到了一个主意,可以帮别人鉴定。大家想想,他就是一不学无术的混子,哪有能力鉴定?于是,只要出的钱多,宋高卓自然就会说,作品是真迹,如果钱出的少,马上就变脸,叫人把东西拿走……
听了瞿俊民的讲述,秦辉气得七窍生烟,他送礼求别人办事,自然要用真迹,结果现在到好,宋高卓为了钱,指鹿为马,而他还蒙在骨里,以为那人拿钱不办事,如果不是瞿俊民讲出来,他很可能还会因为这件事情吃亏。
但马上,他又想到了一个问题:“我给的钱也不多呀,怎么他就把赝品指作是真迹了?”
瞿俊民呵呵一笑:“很简单,手头没钱了呗。你想啊,宋杰航只是本地的一位小有名气的书法家,又会有多少人仿他的作品?再加上宋高卓的吃相实在难看,慢慢也就没有人再去他那光顾了。”
秦辉一下子就明白过来,苦笑道:“哎,这事也怪我自己,如果不是我事先没把宋高卓的为人打听清楚,也就不会吃这样的亏了。”
沈红说:“吃一堑长一智,你还是想想,怎么补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