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抢,我干嘛还要劳心劳力地改进管理方式,购买先进的机器设备,没有必要呀!
像是纺织业,哪怕以电为动力的纺织机器,生产效率更高,但是两国的纺织厂依然是守着老旧的蒸汽机为动力的机械不肯放手。
因为采购新机器的费用很昂贵:机器本身的费用、新培训出熟练工人的费用和时间,新的管理方式的适应期带来的时间成本。
新技术涌现带来的一系列成本支出,让两国的工厂主望而却步。
哪怕生产出来的商品,质量差点,价格高点,这些殖民地消费者也没有别的选择,垄断的。
和纺织品类似,两国的其他工业品,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市场都是排他性的,只对本国的工业品开放。
这种安逸的状况,导致了两国的工业界进取心不足,长久地生活在政府搭建的温室中,竞争力渐渐衰退。
但是,在欧洲和其他独立国家的市场,可不吃你这一套,人家自然是在国家市场上挑选物美价廉的商品。
这也是为什么进入20世纪后,德国、美国工业崛起,在欧洲市场上攻城略地,节节胜利。
德国、美国,在以电气化和内燃机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迅速,反而是原来的霸主英法,反应滞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中落后于德美。
因为德、美两国没有英、法那样的广袤的殖民地(德国的殖民地获得的很晚,虽然面积不小,但不是什么人口稠密的地方,市场有限),可以单独对他们本国的工业品开放。
在这种情形下,德美两国的工厂主和资本家,不得不时刻关注着市场的变化,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更高效的管理方式,素质更高的工人,来确保增强自己的竞争力,生产的产品质量更好,价格更低,这样,他们才能在残酷的市场上生存下来。
此消彼长,习惯于安逸,日益保守的英法两国工业界,自然不如锐意进取的德美两国的工业界竞争力强。
在经历了独立国家的市场溃败后,英、法两国的工厂主和资本家,自然更加珍视仅剩的殖民地市场,更不舍得放手殖民地,让他们独立自主了。
到了20世纪,殖民地其实已经成了一种甜蜜的负担,拖累着原本的世界霸主英、法。
杰弗逊与德里克,作为专业的从业人员,两人深刻地认识到本国的纺织品,竞争力确实不如希腊,最起码在奥斯曼帝国的市场上,是这样的。
但是,让他们就这样灰溜溜地认输,又感到不甘心。
此时的英法两国,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尤其是英国,此时国力正处于巅峰状态,空前强大,让杰弗逊向希腊商人投降认输,大英帝国的自尊心不能忍受这种羞辱。
想到这里,杰弗逊眼睛咕噜噜一转,站起身来,隔着桌子,探头向德里克耳语“····”
“你觉得这个主意怎么样,哈,是时候给希腊人一些教训了,让他们知道这是谁的地盘”杰弗逊坏笑道。
听了杰弗逊的注意,德里克暗暗鄙视道:不愧是海盗起家的国家,商业竞争不是对手,就暗地里使用下三滥的手段。
脸上却是一脸的恭维道:“这是一个好主意,杰弗逊,贿赂花销我可以出一半,等你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