俸禄情况。
可别小看了这些,这些才是反应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指标。
什么东林书院,能翻出多大的浪来?
朝廷解决钱和军队的问题后,一个小小的书院还能狂?
做领导,要抓的是重要核心指标。
例如这大明朝的税,特么的从朱重八时代,到现在就没有变过。
这不是扯淡么!
怎么可能不变?
丫的大明开国之初,天下良田是多少?生产总量是多少?工农商是什么情况?
现在又是什么情况?
税一样的?
这两百多年的经济岂不是白发展了?
所以啊,扯淡的就是全国2亿人,交税的只有5千万,而且大部分都是平民。
官绅、有功名的,都特么不交税!
原本朱元璋开国的时候也不是说不交税,其实施行的是免税限额,例如某一些人不必交税,或者交的很少就可以了。
但久而久之,土地不断兼并,利益集团不断膨胀,监察系统不断坏死,行政效率不断下降,官僚腐败成风。
也就没有人再管这些了,凡是有功名的,丫的都开始不交税了!
朝廷就靠最穷的平民养着,平民也苦啊,朝廷又要打仗,就出现了历史上的三饷,把全国平民都压得要造反。
总结一句话:我大明朝末期就只敢劫贫济富的勾当!
看来这后面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太多,毕竟崇祯已经选了割韭菜这条与天下利益集团为敌的路了。
两天后,刚刚消停了一会儿的官员们,又开始精力旺盛起来了。
有些人画风一转。
大概他们觉得建奴被击退了,威胁的压迫感慢慢淡了不少,于是充沛的精力又回来了。
他们干啥呢?
开始奏疏要求朝廷应该立刻乘胜追击,去把皇太极彻底消灭掉。
看看咱们的兵部尚书王洽说的:王师大捷,威加宇内,建奴小儿仓皇而逃,不过鼠辈尔,朝廷当发兵十万,同心戮力,以杀奴贼,正纲常,定乾坤!
这个王洽呢,也不是啥奸臣,当然,更不是什么能臣。
之所以到兵部尚书的位置上来,是历史上崇祯皇帝觉得他长得牛高马大,像个门神,所以就让他来当了兵部尚书,寓意他为国守门。
不仅仅王洽,还有一堆人奏疏要主动出击。
主动出击泥煤啊!
现在最稳妥的就是打防守战,关宁军在城外大胜了一场没错,但这依然是偏向于防守,关宁军是主场,排列好之后,等待八旗前来攻击。
按照历史的发展,十一月二十七日,皇太极还会来攻,在左安门打了一场,皇太极依然被袁崇焕给爆锤了一顿。
这样打呆仗,稳扎稳打,它不香么?
很快,就到了十一月二十七日。
皇太极那货休养了几天,果然又来了。
这一次皇太极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把下面几个人狠狠骂一顿吼,开始商量相互配合。
在十一月二十七日这天上午,发动了对左安门的进攻。
听说建奴大军又来了,朝堂官员们又开始紧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