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砸进纷乱中 > 458
此,在凉州对阵魏**队,便只能排兵布阵的来,可是,吐谷浑和焜昱**队的人数并不多,以少胜多,那是要天时地利人和的,现在是天不时、地不利,人更不和,以少胜多很难。

    有了以上种种,焜昱国将领们,有另一个命令,无论如何,都的啃出一条通往西域的路。

    此战是在554年开打的,此时魏国另开了新战场,所以,凉州这面的魏**队,主要以防守为主,保住地盘是首要,从士气上来说,就不如吐谷浑和焜昱国的士气胜。

    从春天打到了夏天,凉州除了最开始被浆糊弹袭击,丢了一块地方外,吐谷浑和焜昱国联军,再未攻下一块,魏国将士们都据城不出,严防死守,两国两军只得撤兵。

    不过,焜昱国将领完成了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

    战斗结束后,夸吕自知敌不过焜昱国,再说,他居住的伏俟城,在今天的青海省共和县境内,古时是连接东西的重镇,不缺通往西域的道路,更何况,因为有焜昱**队的加入,这次出征,几乎是零死亡,干脆做个人情,把这块地大方的给了焜昱国。

    甯焽也知道不能什么都不表示的便拿了这块地,尽管这块地是焜昱国打下的,可是,若没有吐谷浑出兵,他们是不会在凉州这块地方上动脑子,所以,在两国通商方面,甯焽又增加了不少合作,这让夸吕很是高兴,用一块可有可无的地盘换这些合作,夸吕觉得自己还是赚了。

    吐谷浑和焜昱国两国,就像是在过新婚,你侬我侬的情谊绵绵,宇文泰却头疼了:

    从拓跋焘开始就防着两国联手,没想到,两国最终还是联手了,一个吐谷浑,已经让魏国的西边界够头疼了,再加一个能作的焜昱国,西边会不会被两国慢慢的蚕食掉?

    但,转念宇文泰便否定了这个想法:

    焜昱国虽然很有能力,可是碍于兵力太少,能不动武,便绝对不动武。

    这样一想,心里宽慰了很多。

    现在回头来说说魏国。

    宇文泰撤兵回去后,先是除了元烈,恐怕这也是给元钦一个警告,没有父母愿意看自己女儿守寡的。

    可是,元钦在元烈死后,没有养精蓄锐,再寻机会,反倒因为元烈的死,有些激进了,不听众人劝谏,在554年,再次筹划暗杀宇文泰,掌管禁军的人,全是宇文泰的人,这次的筹划,不出所料的又一次泄露。

    宇文泰大怒,先废了元钦,立他的弟弟元廓为帝,后,恢复拓跋本姓,为拓跋廓,是西魏的末代皇帝恭帝,同年四月份时,鸠杀了元钦。

    让人意外的是,元钦的皇后、宇文泰的长女宇文皇后,在元钦死后,也自杀身亡,史书中记载其因忠于魏室而身亡,觉得这个理由有些可笑,宇文泰的女儿忠于魏室?觉得或许是与元钦是真的存在感情,以身殉情了,其实还有很多阴谋的想法,但,希望是如史书中所在,元钦是真的爱重宇文皇后,宇文皇后也是殉情而去。

    争权夺利中,存在太多的阴谋,两人之间到底如何,对历史也无影响,就留一点纯美,相信史书中对于元钦和宇文皇后的记载吧。

    在南梁,此时侯景已经去地方,和各路小鬼、大鬼把酒言欢了,陈霸先和王僧辩已经平定了侯景之乱,此时,南梁第六位皇帝,孝元帝萧绎在南梁兴风作浪,杀这个王,杀那个王,联合西魏攻打益州,结果,战后益州落入西魏之手,萧绎觉得这个亏吃大了,又要与西魏重新划定界线,这引得宇文泰不满,出兵攻打萧绎。

    萧绎的侄子萧詧,向西魏称藩,与西魏一起攻打萧绎,之后,宇文泰立萧詧为梁主,住在江陵东城,让他管辖江陵一州之地。他原在襄阳统辖的地盘,全部归于西魏。

    萧詧于是在江陵称帝,年号大定,史称西梁或后梁。

    这些在前面的一卷,讲过了,这里再复习,之所以要说这段,是因为此时吐谷浑和焜昱国正在攻打凉州,这也是为什么凉州军队只做防守的原因。

    魏国在东南面已经铺开这么大一个战场了,可以看出,这面的战斗更为重要,况且,刚跟焜昱国在武兴国掐了一架,宇文泰知道焜昱国不好惹,千叮咛、万嘱咐的让诸将死守就可,万万不要与焜昱国战斗,焜昱国幺蛾子太多,玩不转啊!

    结果证明,宇文泰在凉州严防死守的策略是正确的,魏国将士们都缩在龟壳里,两国联军也没有攻城的兵力,只得放弃深入。

    魏国这次守住了凉州,江陵的战斗结束后,江陵全城老幼,都被北周俘虏,驱入函谷关,只给萧詧留了个残破的都城。

    经过这一系列的战斗,西魏一跃成为后三国的强国!

    外,已经压住了北齐;内,解决了魏室那些跳腾的,已经具备了篡权的条件,但,遗憾的是,宇文泰准备把魏室这个傀儡彻底甩掉,自己坐上皇位时,却在556年(南朝梁绍泰二年,太平元年;西梁大定二年;北齐天保七年;西魏没年号)去世。

    按宇文泰的遗言,宇文护继承了宇文泰太师、大冢宰的职位,成了即宇文泰之后,西魏的实际掌权人。

    第二年(557年),宇文护逼拓跋廓禅位给宇文觉,后,拓跋廓被杀,西魏,整个北魏彻底灭亡。

    宇文觉正式即位称天王,国号大周,史称北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