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受不了,完全可以冲出来,与大明王师决一死战。
没这个勇气和魄力的话,那就继续龟缩在城内好了。
城内的俄军士兵一边看着外面频繁开火的重炮,一边瞧见远方在封冻的河面上凿洞捕鱼的黄皮猴子,心里真是百感交集。
曾几何时,连西伯利亚都是属于伟大的沙皇陛下的。
但是现在,自己就只能在城内这么点地方里活动,城外都被黄皮猴子给霸占了。
对方就明目张胆地开伏尔加河上捕鱼,己方偏偏就无法将其杀死,真是太气人了。
由于可以在河面上捕鱼,故而明军捕鱼小分队的收获其实比另外三季都要大。
在捕鱼这方面,大明王师的士兵不逊于任何一个地方的专业渔夫。
唯有如此,才能让一群人在征战的时候吃到新鲜的河鲜。
吃苦耐劳的王师士兵也不挑食,包括鲶鱼在内,啥鱼都吃,而且既不嫌小,又不嫌刺多。
万礼所部在喀山一带呆了两年之久,对伏尔加河的鱼类来说,这就等于来了一群“河鱼终结者”……
一六七三年一月十七日,在明军炮兵部队连天的猛轰之下,终于完成了万礼的既定目标,将喀山城的三面城墙基本拆除。
鉴于凭借城头固守已经不再可能,舍因决定率部出城,与来犯的黄皮猴子决一死战。
五万多俄军士兵也受够了此前震耳欲聋的折磨,与其继续躲在城里遭罪,不如出去杀光可恶的黄皮猴子。
考虑到对方的火力优势,舍因决定采用夜袭的办法,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己方的伤亡数量。
一月二十日夜,俄军倾巢而出,打算给予对方致命一击。
结果在半路上便被明军的哨兵给看见了,照明弹将出城的一大群“老鼠”照映得清清楚楚。
即便如此,舍因也不打算带兵回城了,已经下决心出来了,那就必须拿到战果才行。
跟上次如出一辙,俄军半路便开始顶着猛烈的炮火向前进攻。
这次有了夜幕的掩护,对方命中率的确有所降低。
但等推进到五十步以内的距离,再往前冲,子弹就跟长了眼睛似的会主动找到俄军士兵的身体。
明军士兵并不缺乏营养,全部都接受过夜战训练,无非是这次没有主动出击,而是守株待兔罢了。
对方主动上门,自己还省着过去了,那就照单全收好了。
在大规模交火之后,伴随着连片的爆炸,战场上的光亮顿时几近黎明时分了。
万礼将檬古骑兵的手榴弹收过来一部分,留给围城部队使用,他们外出打猎,每人留一两颗就够用了。
于是夜袭的俄军再次遭到了手榴弹雨的攻击,步兵们根本无力招架这种规模的攻击,被连片的被炸翻在地。
坦克是另外一种让俄军士兵生不如死的武器,再承担阻击任务的时候特别管用。
可以速射的佛郎机几乎是所有俄军步兵的梦魇,一个车组运气好的话,甚至可以干掉上百个目标。
舍因猜测对方的弹药在大战之后,应该所剩不多了,但情况却与其判断并不一致。
万礼所部倒是消耗了大量的弹药,但张煌言与曾英这两部人马,抵达喀山之前,就是无仗可打,一路都是走马观花似的过来的。
三方弹药平均一下之后,万礼便无须为部下缺乏弹药而踌躇了。
更何况明军作战,若非大战或恶战,历来节省弹药,并不会因为武器的优势而浪费弹药。
之前明军在战场上缴获的俄军火药,虽然不能作为步枪子弹的定装弹药,但完全可以用来制造迫击炮的炮弹。
这直接导致了舍因在这方面没占到任何便宜,而且让手下吃尽了苦头。
在明军拼死阻击的情况下,双方厮杀了近三个小时,直到战至黎明时分。
俄军终究没能反败为胜,只得仓皇撤退,但由于伤亡巨大,城内自然也受不住了。
舍因带着部分骑兵先行开溜,步兵跟在后面,希望借助天色的掩护,能在天亮之前抵达河对面。
张煌言见状,并未下令追击,因为天还没亮,追杀的话,容易造成误伤。
只要对方还有大量步兵,那么就肯定跑不出五十里的距离。
天亮之后出动飞艇搜索,便可一目了然了。
由飞艇负责发现目标,打出信号弹,骑兵过去一抓一个准。
经过清点,夜战总计消灭罗刹兵达到近三万七千人。
结合俘虏交代,张煌言认为跑路的罗刹兵应该有超过一万五千人。
这么多人一起跑路,在雪地里的活动踪迹应该很明显。
飞艇在升空两小时后,便找到了向西北方向撤退的敌军残部。
两万明军拍马赶到,将这股罗刹兵消灭一多半。
只有少量骑兵搭载着一些步兵,以两人一马的方式趁机溜走了。
前、中、后三次作战,等于喀山战役总计消灭了超过二十七万罗刹兵。
若是罗刹国可以动员百万大军来抗衡大明王师的话,现在已经折损掉了四分之一左右的兵力。
余下四分之三,万礼相信随着王师继续西进,也会在路上遭遇的。
现在占领了喀山城,也就得到对方囤积在城内的大量粮食。
不过还有一个坏消息,那就是由于弹药消耗过大,己部已经无力继续西征了。
集中所有弹药进行估算,张煌言认为倒是可以再与罗刹军大战一场。
不过风险很大,故而建议等本土送来弹药,再行西征莫斯科。
有了充足的粮食,只要不用担心撤兵的事情了,先在喀山城过冬再说。
后来的人马完全可以驻扎在原来他们的环山而建的营盘里,希望可以尽快拿到所需的弹药。
还有一件事,也需要考虑。
那就是在开春河面解冻之前过河,还是等开春之后得到弹药,再逆流而上,在下诺夫哥罗德一带过河。
经过一番商议,暂时在没有弹药补给的情况下,三兄弟只能选择按兵不动,啥时候得到补给,再决定是否过河。
下诺夫哥罗德算一站,莫斯科算终点站。
这么算的话,再有两年时间,王师才能打到莫斯科。
距离最先参加西征的万礼所部开拔,已经过去了八年时间。
但能打下如此广袤的地盘,比起尊师击败东虏,已经算是耗时不多了。
张煌言只能寄希望于铁路能修到巴尔喀什湖更往西的地方,否则用卡车来运输弹药,那他们所获得的补给规模就很不乐观了。
但一看地图,众人心里仍旧不太好受。
因为哪怕铁路修到乌拉尔山脚下,距离喀山也是近千里的路程。
理论上说,能把铁路修到玉兹境内,已经算是进度非常之快了。
尊师说过,西征罗刹的最大敌人不是罗刹本身,而是补给与严寒。
每一箱弹药都需要从万里之外运抵战场,而且还不能走海路,这里面的难度与成本可想而知……
运气好的话,己部应该在秋季获得补给。
因为下一批次的队伍,在春季启程,在入冬之前必须抵达驻地,否则就要在野外修建木屋了。
其实只要踏着前面西征队伍的足迹,根本不需要自力更生,木屋都是现成的,而且每处营地都有一定数量的守军来来驻守。
从目前看来,西征打下罗刹都城莫斯科,便是极限了。
再往西,大明就实在难以为继了。
莫不如走海路,从瑞典上岸,然后东进,成本会更为低廉。
为了以防万一,开春之后,张煌言便遣人开始大规模种地了。
别的不说,起码能在入秋之后收获一堆土豆。
既然无法在短时间内继续西征,那就在当地进行屯垦。
守着伏尔加河,自然也不缺乏灌溉土地的水源。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害怕又来了一堆援兵,城里的粮食就这么多,能开源节流自然比坐吃山空要好。
由于进攻无力,但自保有余,整个部队处于半瘫痪状态。
万礼没等来本土过来的援军,却等来了走着来的杨展所部。
与走小路过来的万礼所部不同,杨展带着麾下人马是从东打到西的,一点不掺杂任何水分。
从位于鄂霍茨克海边的北地藩国出发,先去打了雅库茨克,之后是奥廖克明斯克、基廉斯克、布拉茨克……
要是不打仗,只是走路的话,肯定用不着这么长时间。
问题在于沿途有大大小小的一堆罗刹据点,杨展便率部逐一拔掉了。
若不是在库尔干得到了补给,他们这路人马几乎跟当地的野人差不太多了。
能抵达喀山这里,还是全凭张煌言留下的人马来指路才成功的。
当初起兵的一万人,如今就剩下不到五千了,其余要么伤死、病死,要么就留在沿途的据点来调养了。
不论怎样,能来就好!
来到喀山,就算是该部人马成功了一半了。
至少在合兵之后,不用担心粮食的事情了。
杨展所部的士兵见到友军同伴,无不如释重负,很多人都痛哭流涕。
他们实在是太不容易了,此前完全没想过西征会变得如此艰辛。
好在一路可以捕鱼打猎,不然他们肯定坚持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