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利顺此人原名高顺,永兴二年曾经参与抵御金人入侵凉州之战,因功升任本是宥州知州,并非不懂军事的文弱书生。叛军又占据了塞门寨这道天堑,这仗……要想速战速决,着实有些不易。”
折适接口道:“困难确实有,但咱们不能因为有了困难便不去打,咱们不去攻打似乎也不可取。末将认为,叛军主动进军占据险要之地,想必是以攻为守之策,不若咱们先攻一阵,故意示弱于敌,让叛军小觑于我。然后诱敌深入,将叛军引诱至龙安寨、金明寨附近,再聚而歼之。”
“如此,叛军主力既去,塞门寨天险当反手可下。”
帐中沉默了一会,所有人都在思考折适的这条计策,很快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
“折将军此计不错,不过末将认为,其中尚有不足之处。”说话之人乃是石元的部下,清塞军左厢军指挥郭文。清塞军此番出兵七千人,有三名军指挥,郭文便是其中之一。此人善于练兵、素有谋略,此刻正是他出声反对。
“左传有云: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末将认为,我军初上战场,锋芒正盛,不宜自伤士气,贸然使用如此诱敌之策。何况野利顺既通兵事,那便未必会中将军引蛇出洞之计,叛军只需牢牢守住横山防线,卡死白于道,我军便无可奈何,此计……或许叛军更愿意看到如此局面。”
郭文反对的理由十分充足,叛军等得,朝廷等不得;时间拖得越长,对叛军越是有利。夏松心里很明白,朝廷极其忧心金国趁机出手,无论是联合叛军,还是出兵南下,都会将局面搅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折适见自己的建议被反驳,也不生气,而是问道:“郭将军可有高见?”
郭文大声道:“末将认为,叛军之所以不敢出战,自然有拖延时间的原因,但最根本的还是叛军战斗力弱,不敢与我军正面抗衡。叛军构成复杂,除叛乱项人外,还裹挟了很多对朝廷忠心耿耿的西军将士,和不少未曾有过从军经历的普通百姓。这些人面对朝廷大军时,战斗意志必定不强,战斗力也无从谈起。”
“因此,末将认为,以泰山压顶的态势,击溃当面之敌,不光可以为大军迅速夺回横山防线提供强力保障外,还能予以叛军足够的威慑,日后的战斗也才更加轻松!”
郭文说完自己的意见后回到位置上,帐中出现一阵窃窃私语,那是武将们彼此之间在交换意见,因此夏松也不制止。他也在思考折适与郭文提出的两种不同方案,这两个方案各有利弊,折适所提方案的不足之处郭文已经指了出来,但是后者的方案其实也并非那么完美。
很快,又有一人站出来提出了自己的质疑,此番说话之人乃是折适的副将,勇捷军左厢副指挥使田豫。
“郭将军所言,似乎有些纸上谈兵。且先不说叛军的战斗意志如何,但是这‘以泰山压顶的态势,击溃当面之敌’这一点,在下便有些存疑。请问郭将军是如何能让叛军与我决战?若是叛军龟守不出,难道我军硬顶着天险去攻打哪些军寨?就算不计死伤,能一个个都打下来,会伤亡多少人?花费半年还是一年?”
“年轻人有勇气是好事,但是不能单凭想象与一己之勇去和敌人战斗,特别是还带领着数千弟兄的时候。”
田豫最后这话说得意味深长,直接揭开了郭文最不愿意面对的伤疤。
郭文的父亲曾任泾州团练副使,给他取名“文”,本来是希望自己这儿子弃武从文,给老郭家也出一个文人种子。但郭文从小跟随着自己当五官的父亲一起,时常出入军营,耳濡目染之下如何还能看得起文弱的书生?他七岁起与小伙伴打架便成了家常便饭,他爹没有时间来管理这个好武的崽子,最好让他随士兵一起操练。
郭文十七岁起进入泾州军中,一开始便不愿意走他爹安排的路子去给主将当亲卫,而是自请做了一名斥候。当时正值泾州军换防夏州,又遇上金人对边境的惯例骚扰,郭文在一次与同伴的例行巡逻中遭遇一小队五十名金兵的前后堵截。面对强敌,郭文与同伴沉着冷静,将金兵小队引进了山林,并在山林中展开了杀戮。最后金兵死亡二十七人之后逃离了山林,斥候小队死亡三人,重伤两人,其余人人带伤,郭文在此战斗中杀死了包括头目在内十一名金兵,一战升至忠翊郎。其后屡立战功,直至如今。
但是田豫的话,乃是别有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