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赶往皇宫的路上司马辉便已经在不停思考,紧急大朝会必定是有重要之极之事,但此刻正当春暖花开,并非金兵南下之时,莫非是国内哪个地方地龙翻身,或者是出现了其他天灾?若是有地方叛乱又当如何处理?因此等大殿上枢密使李思出列,通告军情的时候,他便在心中已有了腹稿,只是想再盘算周全一些。此刻听闻天子点名发问,当即毫不迟疑迈出朝列,恭声回答道:“启奏皇上,臣愚昧,一时之间恐所虑不全,不敢妄污圣听。皇上既然点将到臣,臣暂且试出一策。”
“凉州拓跋氏自前朝起入我华夏,至我朝迄今已逾两百年矣,其先祖对我中原朝廷也一惯忠心耿耿。臣认为,拓跋昊反叛朝廷,罪在不赦。圣人言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拓跋昊对朝廷不忠,对先祖不孝,此等不忠不孝之人,正当明示天下,揭露其狼子野心,此乃其一。”
“反叛五州为我华夏之土,五州之民亦为我大汉之民。自古以来,我华夏百姓均吃苦耐劳,不易轻起事端。因此,臣认为,此次反叛,乃是极少数项人,如拓跋昊、袁怀、细封茝,野利元之人为首,以亲近之属,挟持低层官兵及百姓。朝廷出兵讨伐,当告知五州百姓,只诛首恶,从者不究,必能使民心在我,此乃其二。”
“叛军中虽有不少西军将士,但不臣者已叛,西军将士中绝大多数仍是对朝廷忠心耿耿。因此,臣认为,朝廷应当下旨安定西军将士军心,不光不宜轻举妄动,反而应在仔细甄别后,重用部分西军将士,鼓舞我军士气,此乃其三。”
“此次反叛事出突然,当务之急,还需加强各地军备防御。幸赖上天庇佑,皇上英明,朝廷在去年秋天举行了一次武举,臣建议,可将此批武举人放入军中作为中、低层将领,让他们在此次平叛中为国效力,也不负皇上、朝廷对他们的一片期望。”
“至于具体的讨伐事宜,臣认为,还需要枢密院、三司及我政事堂各方协力,才能拿出一个详细的方案出来,供皇上定夺。”
“此乃臣的一家之言,仓促之间考虑恐考虑不周,还请皇上宽恕。”
司马辉这番话说得思路清晰,语速不快不慢,吐字铿锵有力,虽是匆忙之间,实也显示出了足够的老辣,永兴听完,心中怒火也稍稍降低,对这固执的老头也多了几分认同,似乎自己以前对这老头的了解有些不够全面?他略微沉吟,目光在大殿中扫视了一圈,见并无大臣出列进行补充,突然又有些烦躁起来。
“众卿,难道便再无对策?”
李思知道自己无法再行拖延,司马辉这老家伙提到的第一个衙门便是自己的枢密院,若是自己还想等这老东西被管家训斥,搞不好要把自己拖进坑里。
他轻微咳嗽了一声,出列行礼道:“启禀皇上,臣以为司马相公所言极是,西军将士忠心朝廷,定当使用,朝廷须当尽快下旨安抚。另外……还有一事不可不防。项人叛乱,朝廷需提防叛贼与北国有所勾结,否则必定多生事端。对西域诸国,朝廷也当尽快派使者过去安抚,以免叛贼隔绝通道后污蔑朝廷,于我不利。臣提议着鸿胪寺尽快安排人手,出使北国与西域。”
他停顿了一下,偷眼看看永兴听得认真,心中也镇定了几分:“项人反叛,密谋多时,行事缜密,若不是东卫密探此次立下大功,朝廷还不知何事才能得到叛匪消息。适才司马公之建议,臣认为除政事堂、枢密院、三司之外,还需借助东卫之力量,还请陛下恩准。”
东卫与一般的衙门不同,乃是直属于皇帝的暴力机构,平日里就算是与他这个枢密使起了冲突,莫奇燮也不会有任何顾忌。要想调用东卫的力量,只有取得皇帝的同意方可,适才司马辉退回朝列之时先看了看自己,又看了看躲在边上的莫奇燮,这老东西一肚子的坏水自己心知肚明,但莫奈何,谁让自己只是枢密使呢?何况这军事上的事情,也容不下对方指手画脚。
永兴当然知道在此次反叛中东卫有功也有过,甚至是过大于功。东卫本身的职责便有监察天下,但拓跋昊叛乱,东卫不光没有提前获知消息,反而行动迟缓,不知道损失了多少力量!
从这一点来说,永兴恨不得将莫奇燮及一干东卫高层官员全部送进昭狱。
但是,正如李思所言,东卫是立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