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呐~~~
  那是近万身穿铁甲的士兵排成方阵,以智朔看吕武的角度,成为了吕武的背景墙,阳光照射之下的反射,与吕武身上甲片形成的辉映啊!
  战场上,呐喊声交织成为一片。
  吕武所在的这一面城墙,已经有多辆攻城车成功抵在城墙上。
  这种攻城车并不是冲车。
  也就是说,它们并不是被拿来撞击城门用的。
  它的主要材料当然是木头,总体结构就像一个尖顶木屋形,主建筑物里面“z”字梯,下面装有八轮,后侧有一个倾斜状的反斜面,士兵能够踩着斜面的阶梯直登车顶。
  外面蒙着牛皮或羊皮,以防备守军的箭矢或檑木、石块破坏。
  为了防止火攻,吕武还命人在攻城车浇上了泥浆。
  现在的人,什么时候见识过这玩意?
  不对,老吕家的一些士兵倒是见过那么一两次。
  不是在外面,是他们值岗时,在自家的地盘见过。
  那是吕武总需要一再试验。
  毕竟,蓝图是一回事,造出来才是最实在的。
  有了实物之后,什么地方不对劲,或是需要改良,也好有更直观的操作。
  现在,一辆又一辆攻城车靠向城墙。
  离得足够近之后,站在顶层的士兵将踏板放下。
  踏板前方有咬钩,一旦放下就能勾住女墙,使之形成一种固定。
  栾氏的守军哪里见识过这种怪物?
  再来是,攻城战发生得极少。
  栾氏守军尝试拿火箭射,拿石头和檑木砸。
  火箭射中蒙皮,只是熏黑了蒙皮上的那一层泥浆,无法再立寸功。
  石头和檑木砸在攻城车上面,只是听了个响。
  当踏板被放下的刹那,阴氏的甲士一手握着战剑,另一只手举着盾牌冲了出来。
  看到攻城车这种“怪物”被吓了个不轻的栾氏士兵,再看到“怪物”里面涌出来甲士,一颗心沉到了谷底。
  栾武在大声鼓舞士气。
  然而,没有用。
  城池的城墙先是给予了栾氏守军勇气,却是在大股大股敌军攻上城墙之后,信心丧失了。
  他们倒不至于立刻就投降。
  现在还不是“帝国时代”,谁家的士兵就是属于自家。
  除非是顶头上司投降,要不然底下的士兵要么逃跑,要么就是坚持到底。
  会出现转身逃跑的现象,说明不是每一个士兵都死硬到底。
  其实是,作为士兵是没有单独投降的资格。
  听着有点搞笑,但是绝对的事实,也是春秋的一种规则。
  在统兵将领的领导下投降,好歹还能成为奴隶。
  一旦士兵私自投降,迎接他们的命运是被枭首。
  “‘长子’非坚城,其内守军不足七千,需对战四面之敌,攻之易也。”吕武讲得很风轻云淡,得意的嘴脸太过明显。
  那些话从耳朵进入到脑海,智朔听着有一种浓浓的炫耀意味。
  智氏在攻打“温”地,面对的城池跟“长子”在规格上其实差不多,有区别也只是四个“师”打不满编的郤氏三个“师”。
  郤氏的三个“师”之所以没满编,主要是野外打了两波,后面仓促撤入城池,“温”地被智氏和众多中小贵族联军包围之后,郤氏无法再获得援军。
  结果是,智朔率军攻打“温”这座城池将近一个月,只是成功地登城两次,很快又被赶了下来,损失兵力超过四千。
  他意识到继续死磕下去,哪怕最终能将“温”攻下,己方少说也要再填进去一万士兵,将部队交给程郑,自己来找吕武寻求帮助了。
  如果士弱没来的话,智朔早就将过来的缘由说出来。
  毕竟,智朔与吕武的交情就在那里,用什么样的代价来换取想要的东西,超大概率不会被拒绝,只是付出的代价多大而已。
  多一家来竞争就有点不一样了。
  智朔才不愿意在士弱面前丢脸,也怕多了一家,导致需要付出的代价翻倍。
  看到阴氏的匠人制造了便于攻城的器械,他改变了主意。
  他本来想要大肆采购一批铁甲,主要是弄到足够多箭矢。
  攻城对箭矢的消耗极大。
  老智家是有储备,还挺多的。
  只不过,智朔一个月就用了七十万只箭矢,消耗比较大。
  库存方面只剩下八十来万。
  老智家需要攻打的地方却是有点多。
  现在,智朔需要跟吕武好好谈一谈。
  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才能获得一定数量的阴氏匠人,再拿到攻城器械制作权。
  等于说,智朔并不是过来寻求援军,老智家的贪婪还能控制得住,并且作为年轻人的智朔不像自己那个老子那样不要脸。
  事实上,有足够的时间让智罃有些回过神来了。
  这位老帅哥自我反省,发现自己的确是得意忘形,并且表现出了利令智昏的一面。(成语讲的是战国的平原君,却很合适智氏啊?)
  他已经在极力的进行补救,就是不知道还来不来得及。
  其中包括再次派人去韩氏的封地。
  另外就是加快迎归公子周的动作。
  “朔,你不是前往迎接公子周吗?”吕武憋得有点久了,一开始见到智朔就想问的。
  他没记错的话,自己是在“新田”送别智朔和魏绛。
  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