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大忽悠帝第426章河东盐池的苦味第426章河东盐池的苦味
……………………………………
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弃渣数量很大,想要得到一吨生铁,同时就会产生大约一吨的炉渣,而想要得到一吨铜,甚至能产生五六吨炉渣。如此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假如将炉渣都堆积在一处,兴许世界的最高峰就会变成“炉渣峰”,不晓得这算不算是人类创造的奇迹。
好在刘汉少来自一个大讲环保的时代,虽然学渣懂得不多,但是炉渣制砖还是听说过的。“同是天涯沦落渣,相逢何必曾相识。”之前在洛阳的时候,刘汉少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不管铸造、锻造,还是玻璃、陶瓷,只要用到煤炭烧火,都会产生大量炉渣。然后就让刘资带队研究,制造炉渣水泥砖。
说起来这个玩意现在也好做,就是用炉渣代替石子,破碎均匀之后,搀着沙子、水泥,做成水泥砖。反正是铺在路上的,只要结实就行,又没有严格的标准。但是刘汉少并不满足,因为他还知道,好像炉渣本身就可以作为制造水泥的一种原料,还有炉渣造的空心砖,以及炉渣的环保过滤功能,类似于竹炭,如果有废水经过炉渣的过滤,就可以大大降低其中的有害物质。
当然了,炉渣还有很多别的用途,比如做磷肥,保温材料啥的,但是这都已经不是学渣所能知道的了,然而这并不妨碍他下一个令,让刘资带队,专门研究炉渣。可怜的刘资,烧过破陶缸,烧过地板砖,烧过水泥烧过马桶,最后终于把自己烧到一堆炉渣里去了。
“炉渣滤水”可是个大工程,工业废水、城市废水经过沉淀、过滤,再排放到河流水道里,如何确定它是否已经达标了呢?就在过滤池后边再挖个池塘,里边养上鱼,只要这些鱼不死,这水应该就问题。
另外还有沼气池工程,是将城市粪水与其他污水分开排放,还是就近修造沼气池?在人口密集的城里修造这个玩意儿,会不会有安全隐患?用它代替煤炭,对于大型重工是不可能的,小轻型工厂和富裕人家来用,还行。应该先在郊外,远离人群集中的区域做试点。
而这所有的一切,除了不断的研究、试验之外,最需要的就是钱,既然闵贡已经钱多的要给刘汉少盖小别野了,那么把这些烧钱的实验放到河内,就是最好不过的事。
…………
离开河内之后,刘汉少并没有北去上党,而是向西去了河东,不单是为了去看河东的钢铁厂,还有水利部修造的壶口运河。
如今高节是汉正军的军部部长,吴匡接任了第一军军长之职,而接替吴匡任第一师师长的是当初刘辟的副手,史涣。河内、河东、上党三郡全部是第一师的防区,所以自从刘汉少渡过大河,史涣便向最高统帅报到,全程陪同,并且安排外围护从的兵马。
刘汉少到达河东之后,接替黄邵继任河东郡长的王邑又率属下官吏来迎,此时随行队伍已近万人。刘汉少嫌兴师动众,劳民伤财,便命史涣和王异撤去了大部分的护卫与
随从,并且“狠狠地”批评了他们,不许这么不务正业。
之前黄邵、吴匡、韩浩为给刘辟报仇,先在河东杀的人头滚滚,后来王允前去太原坐镇,转移太行移民,又收拾了一批豪强大户,所以河东、太原这些地方总认为朝廷太强横,有威而无恩,虽然嘴上是不敢说什么怪话,但是心里却还是有很大的不满。
而北地王邑接任河东郡长之后,便实行了安抚之策,在律法允许的框架内,尽量帮着河东那些受损严重的名门望族寻找新的出路。地没有了还可以开工厂,奴仆少了还可以雇佣工人,就算是组织人手把河东的钢铁、煤炭运到河内,也能赚不少钱。而对待普通百姓,除了分田分地,坚决不多收税租之外,还鼓励他们蓄养家禽家畜,农闲时节出门帮工,甚至还成规模地发展特色农产。
比如关羽的老家解县,曾经种植有很多枣树,百姓们没粮食吃的时候,就只能摘枣子充饥。而现在王邑却有计划的鼓励百姓多种枣树,因为曾经的解县大枣可是做过贡品的,果实硕大,色泽紫红,皮薄肉厚,核小味甘,而且从洛阳农学院挖来的高材生也说了,这种大枣可以补气养血,滋润心肺,乃是上品佳果。现在皇帝是不要进贡的,咱把大枣种好了,卖给洛阳、河内那些有钱人,那肯定比种粮食赚的多得多呀。
再来还有闻喜的柿子,这玩意儿能做醋大家都知道吧?可是还能做酒,你们知道不?还能做成柿饼,挂着厚厚的糖霜,咬一口,那滋味才叫美。
这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