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亿左右,如果加上各种房产和歌曲、小说版权等被动收入,郑谦如今的资产,差不多达到了两个亿了。
  但这个收入,也几乎到了郑谦现如今的能力天花板。
  想要像是华仔、发哥或者王霏那样,实现资产大规模的跳跃,达到数十亿,那必须经过时间的累积。
  除此之外,还应该有大规模的投资。
  比如王霏,就热衷于在全世界买房。
  这一点,是许多娱乐圈大佬共同的认知。
  前世的大红人刘嘉玲就在采访时高谈阔论:如果赚到了钱,千万不要跟人合作做生意,你有钱就买房子。
  类似的论调,在前世的王祖贤得到了准确的实验结果。
  王祖贤身为香港影坛天后,早期风靡全亚洲,一度被日韩泰等国邀请合作。
  经过早期资本的累积,达到一定数量后,王祖贤就开始在全球大肆买房。
  在**十年代,千万以内一套的房产,这位大佬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直接买下。
  后来即便隐退,不再工作,经过这些房产的升值,十多年后,资产也轻松达到了三百亿。
  用张扬的话来说,现在的郑谦,如果按部就班的累计资产,有钱就买房,十多年后,也能轻松破百亿收益。
  当然,现阶段买房,回报率自然不如王祖贤那样惊人。
  毕竟这位大佬在**十年代就开始四处投资,到了2004年,楼市彻底热起来的时候,已经收手隐退了。
  如果跟后世的那些身价动辄破数千亿的科技大佬相比,这百亿收益当然不值一提。
  但就现在来说,已经让郑谦非常动心了。
  只是这种坐等升值的笨方法,虽然很稳妥,但却让人感觉不到丝毫成功的喜悦。
  这毕竟是死钱。
  一眼就能望到头。
  金钱如果不流动,那就产生不了商业价值,对社会的发展就做不出任何的贡献。
  郑谦的觉悟还是很高的,在享受赚钱的同时,也应该造福社会,朝着**接班人的目标前进,实现共同富裕。
  当然,共同富裕的前提,是我先富裕。
  所以,用郑谦的话来说,房产必须投资,这是用来保本的,给自己留一个退路。
  除此之外,张扬可以拿着这笔钱,用于投资一些朝阳产业。
  郑谦尤其重点画出了如今在国内已经有崛起苗头的几个科技产业,让张扬重点关注。
  张扬见状,却有些哭笑不得。
  郑谦画出的那些产业,比如百度、qq等,已经展现出了惊人的势头,多得是人去撒钱,郑谦这点钱虽然也够一定规模,但绝对不是人家最优的选择。
  郑谦了解到这一点后,也是有点气馁。
  不过他还是迅速的在“茅台”上画了一笔。
  “这……买茅台?能行?”
  张扬有些疑惑,他在华尔街工作了四五年,在国内这几年,也收获了大量的见识,这些经验汇总在一起,告诉他,投资茅台,不可行。
  国内市场不知道,但国外市场,古往今来都没有这么玩的。
  “茅台2001年刚上市的时候,发行价3139元一股,首日的开盘价是3451元一股。”
  张扬拿出了茅台的股价涨跌图,“茅台上市时的涨幅并不大,2003年的时候,甚至一度跌至22块一股,虽然这两年涨幅稳中有升,但现在,也不过才涨到34元一股,和最开始的开盘价差不多……”
  34元一股,和后世动辄两千三一股的价格来说,简直就tm是撒钱啊!
  郑谦坚定的指着“茅台”二字:“投它!买的越多越好,而且要像巴菲特一样,永不卖出!”
  “巴菲特?”张扬有些疑惑。
  “哦,我认识的一位朋友。”
  郑谦回过神来,这个时代虽然也有股神,但貌似不叫巴菲特,于是便改口道:“一位炒股高手!”
  张扬赞叹道:“的确是个高手,能喊出永不卖出这句话,就证明了这位朋友的厉害,好股票,长期持有是很重要的……不过,这个茅台,数据上来看,涨幅不大啊……”
  他指了指自己列出的一些股票,比如保险业、牛乳业和一些电器品牌,这些股票涨幅都比茅台要高得多。
  郑谦却摇头,坚定不移的指着茅台。
  张扬无奈,点头答应。
  随后,他便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按照郑谦的吩咐,在34元一股的价格上,小试牛刀,前前后后买了一百万股。
  虽然花费了三千多万,但张扬手中却还有至少一个亿的资金可以使用。
  于是张扬便开始按照郑谦的思路,在辞职创立“谦华”私募基金后,开始在科创产业发力,投资一些新兴产业,购买一些潜力股份。
  当然,为了保底,张扬还会帮助者郑谦四处投资房产。
  张扬本人除了固定年薪之外,每年还会享受1%的企业分红,随着任职时间的增加,分红比例会逐步上升,理论上最高可以拿到10%,为了这个比例,张扬自然是铆足了劲干活。
  不过,人一旦有了见识,看不看得上这10%,还不一定。
  像是张扬这样的理财高手,积累了经验和资本后,大多都会在中途跳槽单干。
  郑谦也不担心这一点,只要张扬现阶段把谦华私募经营好就行了。
  有了这样一位大管家,郑谦也暂时没有了后顾之忧。
  这一年来,抱着这上亿的资金,郑谦也经常发愁,毕竟通货膨胀这么厉害,上亿的资金,如果不花出去,一年后这笔钱无形中就能蒸发上千万。
  如何不让郑谦焦虑?
  但现在,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这些投资,短时间内虽然看不到资产涨幅,但郑谦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十几二十年后,哪怕比不了王祖贤,但未来,绝对能比得上发哥。
  混个数十上百亿身价还是很简单的。
  一想到这一点,郑谦就感觉生活充满了奔头。
  忙完了投资上的事情,郑谦便继续自己的本职工作,开始为第四张新专辑操刀。
  他接受了万峰的提议,准备在这张专辑里,放上三四首英文歌,试试水。
  这张专辑的销售渠道已经不仅限于亚洲了。
  按照环球唱片的意思,如果反响热烈,会跟欧美地区接洽进行渠道铺货。
  所以除了中文歌之外,英文歌也是这张专辑的重中之重。
  回忆着前世那些大火的英文歌曲,郑谦写作的速度飞速的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