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便是堵住了其他人的嘴,众人再也不能请天子杀杨素以退乱军。
这时宇文述立刻站出来说道:“天子不可,杨谅小儿此叛,实乃蓄谋已久,非大军平定,不可以震慑天下蠢蠢动之徒。今若杀太仆,必会使杨谅叛逆耻笑,实乃让亲者痛,仇者快也。”
这时张衡也站出来说道:“杨谅之‘清君侧’实乃其觊觎皇位之借口,若是诛杀杨太仆不过是对内堵塞了忠臣之口,对外却为杨谅报了仇,杨谅的野心将会因此越加膨胀,得寸进尺,叛乱也并不会平息。”
接着不少人纷纷进言,都是反对诛杀杨素的言论。无论众人的出发点如何,但都表现出与杨谅一战的勇气与决心。
不过黄明远没有凑这个数。
虽然黄明远在杨素面前表现的对杨素很是支持,实际上,黄明远觉得这个时候诛杀杨素才是正确的选择。诛杀杨素一方面可以稳住杨谅,同时使杨谅失去了反叛的旗号;另一方面也是通过杨素之死,使诸大臣抛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团结一致,抵御叛军。最重要的一点其实是事件之外的事,杀了杨素,便可兵不血刃地化解了杨素对皇权的威胁。
只是这些黄明远不能提,否则就是选择和杨素死磕。而且今杨素为国请死,杨广但凡要点脸面,于于理也不能杀了杨素。
或许杨广真的有那么一丝顺水推舟的意思,但却被杨素挤兑到墙角里了。杨广还是脸皮不够厚,心也不够黑,要换了朱元璋早就趁机弄死杨素了。
此时杨广一拍桌案,凛然说道:“朕这个弟弟,从小便荒无度,法令滋章,教绝四维,刑参五虐,锄诛骨,屠剿忠良,受赏者莫见其功,为戮者不知其罪。既然他今不识天数,不奉伦理,不循纲常,那么朕便代天剿灭于他,以周全社稷,安定黎民,上不负祖宗之庇佑,下不负万民之期盼。”
众人齐刷刷地拜服道:“圣人圣明!”
既然杨广定下了基调,接下来便是今重中之重的事,如何讨伐汉王的叛乱。也是杨广一开始被此事吓得慌了手脚,因此将重臣文武一窝蜂地全叫来。这时候到了具体方略的时候,众人全都抓瞎了手脚。
不少人提议征调天下兵马来征讨汉王。有人奏请杨广隔断潼关,阻绝东西道路,退守关中;还有人奏请杨广引草原新降服胡虏入塞,夹击汉王。
各种说法,纷纷有理,弄得杨广也不知道该听谁的好。无怪乎杨广不喜欢纳谏,人一多就跟放鸭子一样,根本不知道该听谁的。
黄明远就知晓这一缺点,因此每次议事,只是召集李子孝、陈远两三人共同商论,有什么不同意见也能相互分析,远比这一锅烩有用多了。
杨广被叨扰的不厌其烦,但最后还是没有统一意见,眼看时间不早了,便让众人散了,各自写个条陈给他。
一场规模宏大的御前会议,竟这么虎头蛇尾的结束了。
支持把本站分享那些需要的小伙伴!找不到书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