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所剩的番薯渣其实不多了,可为了让百姓安心,让他们以为粮食足够,就只能故意降低它的销量。
如此,才能保证番薯渣可以长期卖下去。
不过这样一来,他们之前的存粮就消耗得更快了。
就只能继续高买低卖,亏本维持粮价。
好在,元佳蓉为郑家提供的糖,让他们大赚了一笔。
因为粮食稀少,百姓们都不够吃呢,自然就更不可能拿来制饴糖。
饴糖的产量骤降,也让糖价暴涨,那郑家手中的糖成了香饽饽。
而那番薯粉与番薯粉丝的价钱也被他们抄得极高。
不管是在丰年还是灾年,有钱人始终有钱,底层百姓再饥饿都影响不到他们,他们该花钱还是会花。
这些高价的食物,反而更成为他们身份的象征。
简而言之,郑家在赚有钱人的钱,补贴底层百姓以及稳定粮价。
当然,总体来说,他们还是亏损的。
可这也没办法,粮价不能稳定,皇室就更有借口为难他们。
因此,每一次灾情,都是郑家消耗家底的时刻。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郑家这边苦苦地算计来算计去,那些粮商,尤其屯了不少粮食想要发灾难财的黑心商人也被郑家坑得自食恶果。
北方灾区的粮价勉强算是稳住了。
那么,被郑昱新要求稳住粮价的宁安府如何了呢?
自然是稳稳当当的。
毕竟郑林楚手里有钱,可以买到足够的粮食来稳定粮价。
顺便,让宁安府换了新太守。
而已经成为丰庆县的大户的薛家,有了足够流通的银子之后,家族实力以及资产也在稳步提升中。
当然,他们壮大自家的根本还是在番薯上。
处理番薯,始终都是薛家的重中之重。
磨好番薯粉,接着就要晒番薯丝、磨番薯面,甚至偷偷制糖。
这些事儿的工程量都极为浩大。
每一项都要折腾好多天,并且需要大量人工。
折腾好番薯,就到了十二月底。
要事处理好,又有足够的余钱,薛家就把部分精力投到位将来的立族做准备上了。
立族要准备什么?
设义学、建义庄、置义田。
如今他们财大气粗。
义学?
建!
义庄?
建!
至于置义田,最划算的就是买荒田荒地,以及开垦山林。
以上不管是哪项,都需要不少人工,尤其是置义田。
还有自家的建设更不能忘。
比如郑林楚让建的养猪场,以及将那诸多棚子修缮或是扩展一番,让它们可以长期住人,并且能住下更多的人。
在薛家风风火火的建设中,大批量的灾民也终于进入宁安府。
这些灾民在受灾之后,在路上颠沛流离了好几个月。
一路上,可谓是一城一城一府一府地吃过去啊!
可惜就是没被收留,只能不断向南方走去,尤其是这些靠近东神野林,相对来说较为富裕府县。
本以为,到达宁安府又有一场硬仗要打,最多被留下一部分,剩下的大部队继续前行。
却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