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扶苏挥起马鞭,远望天边,喃喃道:“落雁修竹,月升日暮,终有一日,我们北梁会名扬天下,实现抱负。”
所有人心头火热。
下一秒,徐扶苏重重垂下马鞭。
“北梁铁骑何在?!”
在他身后三万北梁铁骑全部肃穆以待,翻身上马。
“我们回家!”
三万北梁铁骑应声而动,激起滚滚黄沙,震慑天地。
注目徐扶苏离去的左宗棠眼神火热,一颗种子已埋在他的心房之中。
直至徐扶苏及北梁铁骑的身影消失在视野中,左宗棠才勒马回头,望向重新修整好的六万士卒。
讥笑道:“以后还敢妄言能以六万打北梁三万?”
军伍中,清一色的静默。
“记住今日,若是沙场之上,尔等性命早都下了黄泉。”
“遵命!将军。”
六万士卒皆伏身喝道。
------
赵晓心血来潮,忽忆起在东宫太子殿时习书著墨的日子,便告知魏忠贤,今日的政务在东宫书房里办。
身着龙袍的赵晓推开那单薄阁门,殿内晦暗。
虽自登基来就不曾回过东宫,但宫里的太监,宫女都会每月找来些时间前来打扫东宫。
赵晓将随身携带的一封圣旨放在殿上书案上,起手点燃案角上的长明灯,笔架上悬有一杆有些年华的毛笔。赵晓目光凝视着这毛笔,毛笔是先生叶宣所送。说是陪伴他多年的一件物什,既然是先生所赠,他赵晓无论如何都要保存好它。
自然赵晓不知这笔曾写下过震慑天地的《清心诀》,不过打先生叶宣消失于宫中几年来,这只笔赵晓就没在用过了。
书案上还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锤。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春秋书法名家颜公墨迹,其词云,"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意思无非是那书籍上的古往今来的记述陪伴着度过岁岁年年。
幼时还是乞丐的赵晓不喜练字,常在小巷或徐家家中看大师兄徐扶苏练字,可驻足小半个时辰也都欣赏不来那其中韵味。后来先生叶宣教他习字,前后十年才练就了现在这字样。
算不上方整,但也看得过去。
思至于此,赵晓得意地笑了笑。
“开天下万世之太平,为黎民百姓谋安生。”赵晓低头呢喃,随即他望向敞开的阁门外的天际,良久才言道:“大师兄,你得带瓶好酒来才行。”
言罢,他忽然喊道:“忠贤。”
“在。”不知何时出现在大殿的那一袭鲜红蟒衣轻声回应。
“将这封圣旨送去北梁。”赵晓将搁置在书案上的刻有玉玺龙印的圣旨拿起,稳稳地放在魏忠贤的双手之中。
“不论北梁接与不接,送去便可。”
魏忠贤眼神瞄过那手中的圣旨,接旨而退。
-----
夜色中,一马当先的徐扶苏总算望见了那座离去良久的城池。
北梁,京城。
出城相迎,有五人。
为首的男子身材欣长,眉眼如画,墨发随风飞扬。一身墨色长袍在风中猎猎作响,一双刀眼中满是放荡不羁,桀骜不驯,仿佛世间万物都入不了他的眼。
在他身侧分别是北梁巡抚陆子聿与一袭红衣的何熏儿,药尘,齐咏春。
四人居中的张衍持扇而立,遥望着奔袭归来的三万北梁铁骑,以及那一马当先的徐扶苏,他拳头紧紧握住,从未有如此热血澎湃。
桃符新符换旧符,北梁不悲凉。
那雪白头上的白衣公子哥勒马而停,望向众人,尤其是看向居中的张衍,朗声笑言:“公瑾!好久不见。”
张衍拂扇颔首,“世子殿下,公瑾安好。”
言罢,徐扶苏翻身下马,看向他人,拱手。
药尘、齐咏春等人皆回行一礼,恭敬道:“恭迎世子归来。”
徐扶苏报之一笑,目光最后落在那一袭红衣身上。
何熏儿让徐扶苏盯着脸颊羞红,小声嘀咕:“盯着我看干什么呀。”
其余人识趣地离开。
片刻后,京城城前唯有两人。
何熏儿与徐扶苏对视,却是羞红了脸。
暗红的眸清澈见底又不失明媚,却透着神秘,另人无法琢磨,如柳般的秀眉,眉宇眼角满是甜甜的笑,水灵得能捏出水来,小巧精致的鼻子,如樱桃般轻薄如翼的小嘴,荡漾在精致无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