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尽头一闪而过之后,第二道身影也出现了。这位高僧同样身披金色袈裟,佛力浩荡。凌瑀知道,这位佛应该就是佛门中过去七佛中的第二位,尸弃佛。传闻他曾在星海说法三次,度化无数人。
之后,第三道身影也随尸弃佛浮现在凌瑀的眼前。此人便是过去七佛中的第三位,毗舍浮佛。这位佛祖曾于娑树下成道,执事弟子名为寂灭。他象征遍一切自在、一切胜、一切生、能变现、遍现、广生、胜尊。
而后,第四道身影也幻化在遥远的星海之中,他正是过去七佛中的第四位,拘留孙佛。传闻拘留孙佛曾于尸利沙树下成道,在其一会说法之时,曾度化四万名弟子。上首弟子有萨尼、毗楼等,执事弟子为善觉。
当四道身影隐没于星海之后,第五道身影也随之出现。这尊佛正是过去七佛中的第五位,拘那含牟尼佛。他曾度化三万弟子,被称为金色仙、金儒、金寂。上首弟子有舒般那多、郁多罗等。执事弟子名为安和。
在拘那含牟尼佛离去之后,第六位佛也出现在凌瑀的视线之中,此人正是迦叶佛。涅槃经三曰:“尔时众中,有一菩萨摩诃萨。本是多罗聚落人也,姓大迦叶,婆罗门种。年在幼稚,以佛神力,即从座起。偏袒右肩,绕百千匝,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我于今者,欲少咨问。”迦叶佛的坐骑是一头狮子,降生于释迦牟尼佛之前,相传为释迦牟尼佛的因地本师,是释迦牟尼前世之师,与释迦摩尼渊源颇深。
当过去七佛中六位全部隐没之后,第七道佛影也出现在了凌瑀的面前。当看到这尊佛影之时,凌瑀心中惊骇,因为此佛正是赫赫有名的燃灯佛。传闻其出生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故名燃灯佛,又名普光如来。
在佛门典籍中,佛门高僧分为过去佛,现在佛和未来佛。除了已经出现的过去七佛之外,应该还有现在佛和未来佛呀!正当凌瑀沉思之际,果然燃灯古佛也随着星辰旋转逐渐消失了。他们从过去而来,生于过去,存于过去,也将随着过往的风景隐于过去。当七位过去佛消失之际,又有一道身影浮现在凌瑀的面前。当看到这道人影的时候,凌瑀的表情极为精彩,因为出现在他眼前的这名古佛,他见过。十几年前,在凌瑀刚刚抵达神武学院的时候,曾经因为接受神武学院的考核而进入过须弥幻境。在他进入须弥幻境的时候,和释尘一起遇到了三位妖王。而他们则是受释迦祖师灵念的叮嘱,前来寻找有缘人。为此,凌瑀见过释迦祖师。
而此时出现在凌瑀面前的身影,赫然就是释迦摩尼。原来,释迦摩尼佛主是现在佛。释迦佛祖与凌瑀相隔不远,他静静地望着凌瑀,脑后的常寂光环将星海照亮。而后他对着凌瑀淡淡一笑,也消失在了星海中。
最后出现的一位佛祖身影呈半透明状,并不凝实。当看到这位佛祖的时候,凌瑀如同醍醐灌顶一般,终于释然了。他知道,这位佛祖就是三世佛中的未来佛,弥勒佛。弥勒佛的理念便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凌瑀曾在神武学院的藏经楼中读过一本奇书,名为《藏古神诀》。根据《藏古神诀》记载,弥勒佛是世尊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未来将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所以,弥勒佛也被尊为未来佛。与之前的八位佛影不同,当弥勒佛出现在凌瑀面前的时候,他并未直接消失在星海尽头,而是缓步朝着凌瑀走来。他的速度很快,脚步却又很轻,仅仅三步,便来到了凌瑀面前。
“我于兜率天的弥勒净土中沉眠,突然感觉到霞光萦绕东方诸天,所以,我就知道行字匙现世了。行字匙代表着光明佛心,也是佛性的最高阐述。既然你寻到了行字匙,就说明你与我佛有缘,更与我有缘。如此,我便传授你宝瓶印,助你成道吧!”弥勒佛顿了顿,继续说道:“行字匙的真谛是我心即禅,万化冥合,它与你得到的列字匙和兵字匙不同,因为行字匙不会教会你杀伐的手段,只会让你对天地更加通透。”
弥勒佛的虚影说完,直接探出右手,以食指点在了凌瑀的眉心之上。随着他的动作,凌瑀仿佛从星海中进入了华夏故土,看到了草木枯荣,红尘跌宕,人间苦乐。虽然他以神念进入了另一片时空,但是却对周遭的一切都感同身受。在那处未知的世界中,凌瑀经历了凡人百年才能品味的人心和悲苦,他终于能够理解释尘等人为什么心怀天下,悲悯苍生了。人活于世,万物有灵,与天地同生同眠,理解万物生死,才是大道。
凌瑀不知道过了多久,只知道当他醒来的时候,弥勒佛的身影已经消失了,漫天星海也已经消失了。他缓缓地睁开双眼,发现面前的篝火已经熄灭,青烟飘荡,好似佛门香烛,普度众生。他内心清澈如水,不喜,不悲,不嗔,不怒。凡尘恩怨在凌瑀的心中渐行渐远,直至消失无踪。他仿佛在这数个时辰内超脱了万道,阅尽了浮华,虽然唐槿萱依旧是他心中的禁脔,但是他已经有了更加深层的体悟。他还是他,可是,他又已经不是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