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由严恪松和王宪打理。
两人都是侍郎。
他是重情重义的人,承诺等张敷华回京,留着兵部尚书之位,可眼下若瓦剌出兵,兵部就需一人调兵遣将。
但杨一清和严恪松,他也不知选谁。
“你先回去吧。”
严成锦就是挑谢迁几人不在谏言,怎么愿意回去?
等太上皇和他们商议后,没准要换成另外一个人。
三边总制杨一清,也有资格担任兵部尚书。
他准备了三套方案。
第一套是老爹请乞致仕,就像后世离职,逼老板加工资。
第二套是由他和李东阳请乞,太上皇看在李东阳的面子上,多少会偏向老爹。
第三套是让老爹出征瓦剌,打死几个台吉或者太师,回来直接敕封尚书。
第四套是让朱厚照写圣旨,圣旨一下,太上皇弘治也不会再干涉。
眼下来看,第一套最保险。
“臣还有一句话想说。”
“说吧。”
“太上皇也知道,家父身上有伤,不能再去边陲。”
这样杨一清就不能回来了。
说完后,严成锦就退出了大殿。
……
文吏抱着朱批后的疏奏走进内阁。
听说严成锦举荐后,李东阳抚摸胡须,这家伙早就想举荐了,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时机。
眼下大同屯兵,需一个兵部尚书。
“宾之兄何意?”
谢迁看向李东阳,想选杨一清,严恪松在三边立功勋,更适合守边陲。
杨一清学识很高,眼界不凡。
比严恪松更适合在朝中任兵部尚书。
只是,严恪松是李东阳的亲家,哪里有不帮亲家的道理。
蒋冕一脸关切,却没发表意见,内阁还是要团结一致。
“若李公选严恪松,那我等就不提杨一清了。”
张升和崔岩也大抵是这样的想法。
“选杨一清,杨一清定会被严成锦弹劾,为保住这等朝廷栋梁,还是选严恪松吧。”
“……”谢迁。
“……”崔岩。
蒋冕倒是觉得,还是李东阳考虑周到。
谁知道严成锦手中有没有弹章?杨一清这等堪比内阁大学士的能臣。
一旦致仕,的确可惜了。
……
次日一早,太上皇穿上常服准备去文华殿阅奏。
想起昨日的事,心中仍然颇为纠结。
该不该给严成锦准奏?
还是升杨一清任兵部尚书?
严恪松调回京城后,就没有什么功绩了。
萧敬欲言又止,知道太上皇弘治为难兵部的事,嘀咕道:“太上皇,内阁全选严恪松,您不用为难了。”
“怎会如此统一?”
“……奴婢也不知。”
萧敬说完之后,还不忘朝左右看了几眼。
却看见严成锦站在大殿中,面色僵硬了一下。
踏入大殿中,太上皇弘治扶着龙椅坐下。
“严恪松在三边立功,又在屯门击溃弗朗机人,精通水陆,臣以为,可以任兵部尚书。”李东阳道。
谢迁凝神看着太上皇弘治,几人不置一言。
心中虽然更偏向杨一清。
不过,严恪松资历浅,任六部也未必有机会入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