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张波头痛不已的那两件事,确实非同小可。
一则是豫州刺史奏请治理黄河主道;另一则是有关晋升屯卫军大统领刘一传的条陈。
-
豫州刺史是何光华来到洛阳后更换委任的第一个新官员,乃是其铁杆亲信。所以豫州刺史奏请之事自然也是对何光华有利的。
自古以来,兴修水利一直是治国要务,尤其黄河治水,弄好了就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弄不好就天灾人祸纷至沓来。
大唐的水利事务,一般由尚书省下属的工部负责。工部衙门里专门设有水部员外郎的职位,督导各州郡的水利工程。
豫州刺史提案的并非寻常水务,而是建议朝廷恩准,实施整个黄河主道的治理。
治理黄河主道有必要吗?应该说极有必要。
黄河水系发达,流量充沛,途径帝国北部一十六州,涉及灌溉、饮水、航运、洪涝灾害等各种事务,关系到几百万人口的民生。
但是,治理主道在当时又是天大的难题。因为其工程浩大,所以往往会耗费天量的资金、物料和人力,甚至有时还需要调动大批军队参与其中。
所以,不逢盛世、不遇明君,历代朝廷都不敢轻易启动治理黄河主道的议程。历史上因为大规模兴修水利工程,而导致动摇国本、劳民伤财,甚至引发民变的例子数不胜数。
而国家一旦批准启动治理工程,那全权负责此事之人,瞬间就可以掌握朝廷近半的国力资源,变得权倾朝野。
豫州刺史的这封奏折,简直就是为何光华量身打造的。论官职、论资历,朝中有谁能与何太傅争夺这个位同司空的“黄河道大总管”的职位?
何光华如果主持兴修工程,不仅能够掌握到更多实质性的权力,还可以趁势将各州郡的府兵和青壮年劳力都牵制在这个上面。对西域的收复之战,也将会变得更加遥遥无期。
对张波来说,兴修黄河之事万万不可推行,至少不能在何光华得势的时候推行。
-
另一件事,却是何光华和吴凌百般阻挠的议题。
当初屯卫军刚刚奉旨开拔西去不久,帝都便动过撤换刘一传的念头。
但是,考虑到当时西域局势紧张,临阵换帅于国于军都不利,所以皇帝李坤和胡云天老将军商议后,决定暂且放过此事。
再后来,朝廷眼看着屯卫军顺利进驻两关,各项防御体系也都构建完善,便又打起了刘大统领的主意。
何光华接到帝都发给太子审阅的,关于屯卫军统领任免公文,立即大惊失色。他赶忙将廷报压住,没有呈送东宫,而是通过吴凌秘密联系突厥的左贤王。
没过多久,驻扎两关战线的突厥大军,忽然在玉门关外展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场面声势极为骇人。
驻守玉门关的安西副都护焦平虏,吓得一日内连发十二道紧急军报,唯恐都护军和屯卫军抵挡不住,请求朝廷火速派兵增援。
李坤一看这种情况,只好又再次打消撤换刘一传的念头,继续观察风头形势。
没想到两个多月的时间过去,除了一场军演外,突厥人再没有其他动静。帝都这才放下心来,重提换将之事。
这一回,何太傅可不能再玩之前的把戏了。先不说朝廷还会不会被唬住,单说突厥左贤王隆尼亚,他又不是何光华的亲爹,想咋样就咋样。你以为十万大军出动,是过家家啊?
于是,“拟晋升刘一传回京担任太尉,协助陛下顾问诸军事”的条陈,便摆在了抚政监国的太子面前。
-
此番廷议,何光华他们显然是有备而来。
李铎才开口问询诸位大臣的意见,豫州刺史便捧出一大堆各式各样的“请愿书”。
刺史禀报,这些请愿书均来自黄河两岸的各郡民众,他们热切盼望太子殿下能够恩准治理黄河主道的奏疏,造福四方百姓。
太子李铎翻看着摞成小山的书信,默不作声。
吴凌趁机又添把柴火:“殿下,据各地水治所报告给工部的信息,今年黄河凌汛期比往年略有提前;而钦天监也预测,随着星象流转,月影叠日,今后的两年都将是潮汐年份,全国各个水系均会受其影响而导致水位上涨,其中以黄河主道尤甚。所以黄河主道的治理,实在是刻不容缓。”
说着,他给豫州刺史递个眼色。
刺史见状赶紧接话:“是啊,为了大唐社稷,也为了黎民百姓的平安,还请殿下圣裁恩准啊!”
李铎抬起头,望向张波:“张詹事,你看呢?”
“启禀殿下,”张波躬身道:“臣日前曾为此事专门去信给尚书省,询问帝都诸位大人的意见,却得到完全不同的答复。”
“哦?他们怎么说?”李铎关切问道。
张波心中暗自回忆一下,回答说:“首先是户部的回复。去年虽然两淮地区大收,但是陇右道、河南道和关内道都因为出现灾害,而导致粮食减产;剑南道还发生过一次地震,形成近十万规模的灾民。再加上西域叛乱,朝廷不仅失去丝绸之路的关税和商贸两大进项,而且都护府阵亡将士的抚恤,屯卫大军调派驻防两关,也都耗费颇巨。殿下可知,仅仅是赈济灾民和军费开支这两项,就一下子掏走国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