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岗乡”的酒宴还在进行中的时候,“长安夔国公”府传出来一片痛苦哀嚎声……很快,有人出来将府门前悬挂的灯笼替换成了白色的,同时,包括刘仁景在内的数十名全身白衣人,走出国公府,有骑马的、有快跑的迅速从不同方向离开……
凡对“夔国公”府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久病缠身的大唐开国功臣,爵封“夔国公”的刘弘基已经离开了人世。
同一时刻,“大宝商号”内,冯宝已经命人收拾好了所有东西,就等天亮以后出发回“洛阳”了。
“长安”举行的“花会”,同样取得巨大成功,虽不如“洛阳”那么轰动,却也在各阶层之中形成巨大反响,创造出了巨大的收益,经过统计,仅仅第一场两天的比试,“谪仙馆”总共收入了三万零五百贯,扣除各项费用,以及给其他青楼的分红,两天时间,“谪仙馆”净赚了一万五千贯,几乎抵得上一个月的收益。
其余各家青楼也没少赚,除了分红以外,巨大的人流里,有许多人进不了“谪仙馆”,只能去了其他青楼,给他们也创造了比平日好的多的收益。
至此,没有人再怀疑冯宝提出的“花会”之事,青楼的掌柜们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开始准备之后的比试。
冯宝本应该在第一场结束后立刻返回的,然而,他的好学生房元昭加上青楼的掌柜们,死活拉着他要开庆功宴,致使他在“长安”又逗留了三天,刚好遇上了“夔国公”刘弘基去世,这下他又走不成了。
“长安”有夜禁,冯宝的官职也不够高,自然没有办法连夜去“刘府”,只能等到第二日天明,前往刘府吊唁。
刘家和谢岩成为通家之好的事情冯宝是知道的,因此,在谢岩无法及时赶来的情况下,他必须作为谢岩的代表,全程参与刘弘基的葬礼,此乃大事一点马虎不得。
大唐皇帝陛下李治闻听刘弘基去世的消息后,下旨为其举哀,并停朝三日,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陪葬昭陵,谧号“襄”,命人为之立碑。
冯宝并没有等葬礼全部结束,他在将刘弘基灵柩送入“昭陵”后,即向刘仁实辞行。
刘仁实并未挽留,只是委托冯宝带了一封书信给谢岩,并说:“家父生前最后的愿望俱在信中,还请冯校尉转交谢县男。”
举手之劳的事情,冯宝当然不会拒绝,与刘仁实说了几句客气话后离开刘府。
回到“大宝商号”,整装待发的随从们立刻开始忙碌起来,纷纷将需要带走的物品开始装车,因为提前收拾过,所以也不复杂,直接往马车上搬就可以了。
约摸“午时”,冯宝一行终于向东而去。
跟来时相比,冯宝的队伍里多出了几张陌生面孔,首先是王禧,其次是房元昭和他的两个好友,也同样是“长安城”里的著名纨绔,一个叫萧越,一个叫杜风,都是勋贵之家的子侄,是不属于核心成员的那种。
房元昭自从认了冯宝为师后,变化很大,从吃、穿、行等各方面效仿,无论谁都已经认不出他是那个原先油头粉面的纨绔子弟了,当他对自己父亲说要去“卫岗乡”进学的时候,他爹差点儿以为自己听错了,几经询问后,还是不相信,最后是亲自拜访了冯宝,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以后才算放心。
虽说在“长安”的勋贵圈子里,并不认可谢岩,更不认为“卫岗乡”的学堂能够办出名堂,但是对房元昭他爹来说,自己就那么一个儿子,与其让他在城里成天胡作非为,还不如让他去进学,万一变好了呢?那可是家门之大幸;如果不好,也无所谓,最坏也不过是现在这样。
正因为抱着如此心思,房元昭家里终于同意他前往“卫岗乡”进学了,至于另外两个人,他们跟房元昭是死党,同时也受到了冯宝的影响,故而也回家提出了进学的要求,他们在家中的重要性还不如房元昭,两家家主同样抱着再坏也坏不到哪去的想法,全都同意了,这才有了他们一起上路的情况出现。
东行不过数日光景,冯宝一行终于抵达“卫岗乡”境内。
前行不过两里地,一个五人组的骑兵小队出现在他们面前,冯宝惊讶的发现,他们并没有穿军中常见的铁甲,身上穿的似乎是皮甲,却和平常见到的不一样,而且连战马身上也披挂了类似的甲胄。
冯宝跳下马车,迎着小队走过去,一面走一面大声道:“元老六,你下来。”
元老六是这个小队的队正,他老远就认出了冯宝,挥手招呼队员们一起下马走过去。
冯宝别的什么都没说,而是直接就问:“你们穿的是什么?”说着还用手去摸了摸,仔细看了一下。
元老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