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宇航员有一次在飞越布洛斯圆盘区上空时,拍摄了分辨率极高的海平面照片。后经分析发现,这里的海平面,要比其他海域凹陷25米。这种异常状况,照理会形成强大的海洋回转流,事实上却没有。事后一些科学家对这附近的海沟作了探测。发现它深达9215米,故不会产生回转流。这处海沟之所以特别深,据这些科学家考证,是由于沟下地壳内聚集着许多非同寻常的超重物质。这些物质产生出一股强大的吸引力,即异常重力,把海沟拉得紧紧的,同时又使海沟上方的海水向下陷落。科学家们由此推测,当轮船一旦进入突然低下25米的海面时,又受到异常重力场的作用,就会出现种种难以想象的复杂局面,造成不堪设想的恶果。”
“这个还是不能解释为什么飞机也会消失,况且,宇航员不可能拍到布洛斯圆盘,因为我们出发前就知道,布洛斯圆盘是拍不到的,常年是被云层或者什么物质覆盖,根本不可能被卫星拍到。”庞小南对这个解释十分怀疑。
“嗯,”栗三明教授点了点头,“由于种种科学假说都不能令人信服,于是有人提出在布洛斯圆盘区存在着超自然的力量,认为布洛斯圆盘的海底是发射火箭和飞碟的根据地,也是接待来自其他假想星球的宇宙飞船的最理想地点。据说,在地球的史前阶段,很可能有来自其他星球的宇航人,发现了布洛斯圆盘区这个地理特点,就在这里的海底安装了强大的能源点和信号系统。设想这种装置至今仍在运转,向宇宙空间按时发出信号,指引外星球的宇航员更安全地靠近地球。而当这些水下装置定时运转时,它发出的强大光信号不仅会直接而严重地影响导航仪器或人的器官,而且会把这时出现在三角区的船只和飞机击毁。近现代以来,世界上关于飞碟的报告不断增多,而在布洛斯群岛地区发现得最多,于是有人推测在布洛斯圆盘海区船舶和飞机的失踪都是飞碟所为,并且似乎有确凿的证据。四十年前,我国海军在布洛斯岛东南部的海面下发现了一个怪物,于是就派了军舰追踪,一直追了四天,也没追上,它有时钻到8000米深的海底,人们发现它有一个螺旋桨。此外,奥英美联合王国沿岸采海绵的工人曾在海底看到过一种很大的、圆顶透明的怪东西。这些现象使人怀疑布洛斯圆盘区可能是一个海底发射场,飞碟就是从这个海底基地发射的。可以想见,这一推测幻想的成分更大。”
“我倒是觉得这个说法比上面的其他说法靠谱。”庞小南笑嘻嘻的看着栗三明教授。
“年轻人啊,都对外星人感兴趣一些。”栗三明教授也笑着回应道。
突然,庞小南看到海面上密密麻麻的有东西游过来,他心里一紧,对船舱里的人喊道:“大家小心,有东西过来了!”
众人害怕的朝窗外看去只见海面上黑压压的一片不明生物正往“布洛斯之花”号游了过来,那鱼个头不大,但是数量众多,就像沙丁鱼一般成群结队,可是它们比沙丁鱼要大一些,颜色是黑色,游动的速度极快,转眼间,就到了布洛斯之花的周围。
甲板上的黑曼巴护卫队也看到了这个现象,狙击手向布克顿林报告了这个情况:“队长,发现一群类似沙丁鱼的物种靠近,是否攻击?重复一遍,发现一群类似沙丁鱼的物种靠近,是否攻击?是否攻击?”
布克顿林眉头紧皱,不知来的是敌是友,毕竟船上装备的武器有限,如果一见到不明生物就攻击,还没等到登陆,所有的武器都会用尽,到时就真的只有挨打的份了。
“先不攻击,看看情况再说!”布克顿林朝蓝牙里下发了指令。
这时,那群鱼已经把“布洛斯之花”号团团围住,在船体的外壳上扭动着身体。
“它们在干什么?”战斗官乌镇紧张的盯着密密麻麻的鱼群。
“它们好像是在……撕咬船体,是的,它们在撕咬船体!”狙击手副手拿瞄准镜看的清清楚楚,那些鱼露出锋利的牙齿,正在不顾一切的咬着坚硬的轮船铁壳。
“队长,不明鱼类正在撕咬船体,请求开火,请求开火!”狙击手向布克顿林请求战斗指令。
布克顿林眉头紧皱,这么大数量的鱼群,几颗子弹是打不完的,就算是用机关枪扫射,也不可能发发命中,子弹有限,而这鱼群肯定都不怕死,打是打不完的。
但是如果不攻击,任由鱼群对船体撕咬,再坚硬的船体,也会被咬穿的一刻。
船舱里的科考队现在毛骨悚然,“什么声音?”小田莉玛紧张的拢了拢肩上的披肩,抬头看着头顶,身上的鸡皮疙瘩掉了一地。
那声音就像坚硬的锥子在钢板上划过,“滋……滋……”,让人的神经莫名的感到恐惧。
而且不止一把锥子,而是几十上百个锥子同时划过。
庞小南跟科考队解释道:“大家不要慌,是不明鱼群在撕咬船体。”庞小南在蓝牙耳机里听到了队友们的描述,心里也不禁是有些奇怪,这些鱼,明知道牙齿比不过钢板,却不顾一切的要咬到船体上,难道是在磨牙吗?
“食人鱼!”有科考队员叫了出来,敢用牙齿咬钢板的鱼,除了食人鱼,还有什么物种?
食人鱼三个字一叫出来,全体科考队员都心里一慌,要是被这鱼咬穿了船体的钢板,涌入船舱,那这船舱里的所有人,连骨头都不会剩。
“教授,你认为这是什么鱼?”庞小南看向表情平淡的栗三明教授,也许见多识广的他并不会被这小小的阵仗慌乱了阵脚。
栗三明趴在窗户边朝下看,想看到那些正在撕咬船体的鱼群,可是因为角度的关系,他看不到,只好坐下来看着庞小南说:“食人鱼又叫做食人鲳、水虎鱼等,它的颈部短,头骨特别是腭骨十分坚硬,体呈卵圆形,侧扁,尾鳍呈又形。属於可食性的鱼类。体呈卵圆形,侧扁,尾鳍呈又形。体呈灰绿色,背部为墨绿色,腹部为鲜红色。牙齿锐利,下颚发达有刺,以凶猛闻名。雌雄鉴别较困难。一般雄鱼颜色较艳丽,个体较小,雌鱼个体较大,颜色较浅,性成熟时腹部较膨胀。成熟的食人鱼雌雄外观相似,具鲜绿色的背部和鲜红色的腹部,体侧有斑纹。有高度发达的听觉。两颚短而有力,下颚突出,牙齿为三角形,尖锐,上下互相交错排列。咬住猎物后紧咬着不放,以身体的扭动将肉撕裂下来,一口可咬下16立方公分的肉。牙齿的轮流替换使其能持续觅食,而强有力的齿列可引致严重的咬伤。”
庞小南冲栗三明教授竖起了大拇指:“教授,我以为你只是地质学家,没想到你对动物也这么了解。”
栗三明哈哈一笑,说:“我是搞地质的没错,不过搞地质的常年在野外生活,总得有一些生物知识吧。”
栗三明听着依旧是刺耳恐怖的磨牙声,说:“因长有锋利的牙齿和成群攻击大型动物,食人鱼成为最臭名昭著的动物之一。有人曾目睹一群水虎鱼在短短数秒内将一头牛撕成碎片的可怕景象。水虎鱼长有与众不同的三角形牙齿,咬力惊人,能够轻易将猎物撕裂。进食时,它们将猎物吃的干干净净,只留下一堆白骨。食人鱼上下腭的咬合力大得惊人,可以咬穿牛皮甚至硬邦邦的木板,能把钢制的钓鱼钩一口咬断,其他鱼类当然就不是它的对手了。平时在水中称王称霸的鳄鱼,一旦遇到了食人鱼,也会吓得缩成一团,翻转身体面朝天,把坚硬的背部朝下,立即浮上水面,使食人鱼无法咬到腹部,救自己一命。群居的食人鱼时常几百条、上千条聚集在一起,最小6只也可成群,能同时用视觉、嗅觉和对水波震动的灵敏感觉寻觅进攻目标。但是它的视力较差,靠铁饼一样的体形区分同类。食人鱼有胆量袭击比它自身大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动物,而且还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围剿战术。当它们猎食时,食人鱼总是首先咬住猎物的致命部位,如眼睛或尾巴,使其失去逃生的能力,然后成群结队地轮番发起攻击,一个接一个地冲上前去猛咬一口,然后让开,为后面的鱼留下位置,迅速将目标化整为零,其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置信。”
“这么说,你也认为这次我们遇到的这群鱼,就是食人鱼咯?”庞小南以前听过食人鱼的传说,确实是很恐怖的鱼类。
“我们已知的食人鱼,都是生活在淡水区域,海里面从来没有发现过食人鱼,”栗三明教授看向天花板,陷入了沉思,“不过以布洛斯圆盘的这种特殊的环境,说不定真的有海洋食人鱼的存在。”
“队长!再不攻击,我们的船体就会被咬穿了!”狙击手在蓝牙耳机里大声呼叫,他已经看到了船体上的划痕越来越深,而围过来的怪鱼已经越来越多。
“爆破手,准备,用手雷攻击鱼群!”布克顿林下了决定,要打就大面积大范围的攻击,不然只会浪费弹药。
“报告队长,手雷攻击可能会伤到船身。”爆破手看了看鱼群的位置,离船身太近了,要想炸到它们,手雷只能丢在靠近船身的水域。
“队长,可以考虑使用电击枪,”战斗官乌镇观察了鱼群的形态,它们彼此挨的很近,而水面又是很好的电导体,“鱼传鱼,很快就能电翻一大片。”
“好,批准使用电击枪,马上攻击!”布克顿林马上下达了指令,如果再任由怪鱼继续在船体上撕咬下去,船体可能很快就会被凿穿。
乌震拿起一把电击枪,朝着黑压压的鱼群发射了一颗电飞镖。
飞镖打到了其中一条怪鱼身上,接着就释放出了高压电,那电流瞬间漫布到了大面积的怪鱼身上,打得它们肚皮朝上浮在水面上,黑压压的鱼群瞬间成了白花花的一片,这些怪鱼的腹部竟然是白色的。
乌震又发射了几个电飞镖出去,把围攻在“布洛斯之花”号周围的所有怪鱼都覆盖到了,海面上不断的有白花花的鱼肚子翻起来,就像是一团团棉花漂浮在船身周围。
剩下的怪鱼也被余电打到,没被打死也开始害怕,他们以为船身上有电,于是没有怪鱼再敢上前撕咬“布洛斯之花”的船身,纷纷四散逃逸。
怪鱼撕咬船身的尖刺声音逐渐平息,船舱里的科考队员心里终于不那么恐惧,庞小南跟众人解释道:“我们的护卫队用电击枪击退了鱼群,请大家不必再惊慌。”
栗三明教授沉思道:“食人鱼的天敌是电鳗,一条电鳗可以对付30几条食人鱼,看来这仿生学今天救了我们一命。”
“庞小南,报告船舱情况!”布克顿林第一时间关心起船舱里的人员安危。
“报告队长,船舱一切安全,无人员伤亡!”庞小南按着蓝牙耳机回复道。
“狙击手,报告船身损坏情况!”布克顿林突然想起鱼群的危害,现在要确定的是危害的大小。
“报告队长,船身无破洞,只有几条稍微深一点的划痕。”狙击手用瞄准镜仔细的检查了船身各处的被撕咬情况,确定没有问题才跟布克顿林报告。
“好,所有人,继续留在甲板上做好战斗准备,时刻监视海面动向。”布克顿林关了蓝牙耳机,看向大副,“仪器还是全部失灵吗?”
大副点了点头,说:“仪器没有任何反应,我现在就靠着手表的指示方向在航行,确保不会绕弯子。”
“嗯,好,你继续盯紧方向,我去船舱里看看。”说完布克顿林走出了驾驶舱,朝船舱里去了。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