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机阁内地图室内,荣蚠谈到楚国时,摇了摇头,对姬康道:
“王上,一国之都,不能轻易迁移,否则必动摇国本。楚国都城,多次被迫迁移。臣不知道,楚国的民心士气,该如何维持?”
“当下的楚国,在这数年之内,又接连吞并了鲁、费等小国,看起来始终未失其南方大国之地位。但以臣之见,楚国实际上已徒具强楚之名,远远无法与我燕国,乃至秦国相匹敌。”
室内等众人,听完荣蚠的上述话后,都不胜唏嘘。
尤其是对姬康来说,更是感慨甚多,心中警醒。
一个国家,不管疆域再大,人口再多,军队再精良。
但如果面对外部的压力,不敢奋起应对。而是一而再,再二三的回避、躲避,长此下去,就必然会如荣蚠刚才所言,必会动摇该国的民心士气,国势必会衰败下去。
如今的楚国就是如此,而在姬康的前世,宋朝、清朝更是如此。
荣蚠手中的指挥棒,此时,已重重点在了地图上的秦国所在之地。
“秦国地处中原西部边陲,原为关中地区的一个小国,我周朝立国之后,秦国与中原各诸侯国相比,远较中原地区各诸侯国落后。”
“在当时,各国称霸中原,盟会争雄之际,秦国常被摈斥于外,屡遭欺辱。但秦国,自秦孝公起励精图治,任用商鞅变法革新,与我燕国一样,废除旧奴隶主贵族特权和世卿世禄制度,逐渐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国力渐强。”
当荣蚠说到此处的时候,姬康笑着对室内的众人道:
“不可讳言,我燕国当下的体制,就是借鉴秦国的体制,在此之上,取其精华,摒弃糟粕,而建立起来的。秦国对我燕国来讲,是有大功的。”
室内的众人,听姬康这么一说,纷纷笑了起来。
姬康又道:“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强大起来,就要不断与时俱进,奋发有为,汲取他国的长处,而不可抱缺守残,不思进取。”
“不能老说祖宗之法不可违,先王曾言如何如何。人非完人,孰能无过。自古以来,三皇五帝,圣人贤者,也并非事事都对。就是对寡人来说,也是如此。”
“寡人在辽地之时,就曾言过,我燕国所做的一切,是对是错,皆要用实践结果来检验。实践结果对我燕国有利,那么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对的,就应坚持下去。”
“实践结果对我燕国不利,就证明我们所做的事情不对,就要想方设法的改进或者完善。万万不能因为寡人说过什么话,错的事情也要坚持下去。对于此等做法,寡人不取。”
室内众人,见姬康如此,皆一起站起,躬身对姬康道:“吾王圣明。”
阁相將渠更是大声道:“吾王如此开明,实乃我燕国之福,我燕国民众之福。臣在这里,为我王贺,为我燕国而贺。”
众人见將渠老儿又来了这么一手,心中之郁闷可想而知。
人家將渠就是反应快,众人也无可奈何。
没看到,自家年轻的君王,此时脸上都笑开了“花”么!
众人还是要追随的,又一起朝姬康道:“为我王贺!为我燕国贺!”
姬康摆了摆手,对众人道:“众卿不必如此,寡人也是有感而发,众卿都坐下吧,荣蚠将军你也喝口水,给寡人与众卿续说。”
荣蚠对姬康躬身一礼道:“多谢吾王。”
从侍官令王从手中接过水杯,喝了两口茶水,荣蚠又把指挥棒,点向了地图上的秦国。
“王上,当下的秦国对内实行“奖军功、教耕战”,对外则连横而战中原各诸侯国。今年秦王嬴稷主谋,连横各国伐我燕国,就是明证。”
“在秦国历代先王的不断努力之下,秦国又南并汉中、巴蜀,北灭义渠、陇西。自巴蜀广大地区先后为秦所有之国,秦国国力日盛。”
“尤其是在秦王嬴稷登基以来,秦国更是加快了,征伐天下各国的步伐。秦国大将白起,率军攻拔楚国都郢,又击溃赵、魏两国联军于华阳,歼灭赵军于长平。”
“虽然说,秦国在邯郸之战挫败后,今年秦国大将赵摎率领的大军,又败于我燕国之手,但是,中原地区的大片河山,当下几乎仍在秦国的控制之下,实乃我燕国一统中原之大敌。”
荣蚠说到这里,看了下室内的众人。
发现自家的君王以及室内众人,面色皆为肃穆起来。
荣蚠抿了下嘴,又转身过去,手中的指挥棒点向了燕国的邻国——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