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方向两千多里处便是雁北。
雁北,齐家村。
正是清晨,田间的薄雾还没有散去。春天的田野生机勃勃,别有一番风景。清风拂过,田间与山间的植物轻轻摆动,禽鸟飞过,留下一串串婉转啼声。
齐正家却没有这么平静恬然。
“臭小子,天都亮了还在睡,不几日便要考试了,你还不快起来温书?”齐铁柱敲开儿子齐正的门,大嗓门一喊,齐正立时醒了。
“哎呀,爹,这才几点啊,就不能让我多睡一会儿。”少年人本就贪睡,可是却总被望子成龙的父亲叫起来看书,不得不说是一种折磨。
“就知道睡觉,你妹妹比你还小两岁,这会儿都起来帮着我准备饲料了。”齐铁柱不满道,这个庄稼汉永远都早睡早起,实在不明白儿子为何这么贪睡,只当这儿子不想看书,犯了懒病。不久之后便是乡试,齐铁柱最近更加严管齐正,恨不得他不睡觉就光看书。
齐正知道自己的爹执拗起来是听不进任何道理的,所以只好穿了衣服起来,洗漱过后用了早饭去桌前看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齐正拿起书看了看又放下,“唉,都说了此次乡试我很有把握,爹还非不信,非要拘着我。”
齐正此时不过十六岁,还有些少年心性,加之他确实聪颖异常,不免总有些自傲,静不下心来。在他爹齐铁柱眼里,就是流里流气的,没有个正形。
齐家村内居住的基本都是姓齐的人家,也大都以务农为生,没有几个是识字的。但几年前村里来了个姓张的老先生,据这位老先生自己说,他是个秀才,家乡遭遇暴/乱不得已逃到此处。张老先生很有种读书人的清高,但也答应村中的人,若是能让他留在这里便愿意教村中的适龄孩童读书识字,以后说不定也可考出个功名谋得官职。
齐家村的人秉性都很良善,没有多说便留下了老先生,稍稍富裕的人家便将自己的孩子送去张老先生那里学习,每月送些米粮蔬菜给张老先生当做报酬。
张老先生确实有些学识,他自己默写了好几本书充当教材,给村里的小孩子发蒙。他的教学也很有成效,孩子们很快就能够识字写字、背一些简单的诗词。但齐家村的人毕竟都是农民,眼界不高,所想不过是让孩子识一些字,没指望能学出个什么,还是想让自己的子孙继承自己的土地,踏踏实实找个人过一辈子生儿育女。因此,很多孩子刚学会识一些简单字句便被家里人召回去种田了。
齐铁柱是个例外,他坚信读书做官可以改变很多事情。这个朴实的庄稼汉早年丧妻,但家中还算富裕便又娶了一位,但这一位留下一子一女之后便也去了。村中之人都传齐铁柱是个克妻的命,齐铁柱便再也没娶,只专心将两个孩子抚养成人。
齐铁柱希望齐正能够摆脱这种农人的身份,真正上京谋取一官半职,做一个为民的好官。于是他拜托张老先生尽心教导齐正,甚至让张老先生给齐正改了名字。齐正原本叫齐大牛,齐正是张老先生给他取的。张老先生看齐正生有反骨,怕他要行差踏错,希望他一直走正道,做君子,便给他取名为“正”。
齐铁柱轻易不叫齐正做农活,只有农忙时实在忙不开的时候才让他帮忙,平日只让他跟着张老先生好好读书。齐正也确实聪颖非常,所学知识总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张老先生非常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