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末代三国 > 第31章 死里逃生

第31章 死里逃生

老母千里潜逃回蜀,先主深为赞赏,封其为宜都太守。

    此后,廖化先是追随先主伐吴,后任广武都督,阴平太守等边地要职,并多次追随诸葛武侯和姜维起兵北伐,至如今已经七十余岁高龄,却仍然掌军出征,勇壮不减当年,在军中威望极高,便是姜维身为三军主将,许多时候也得敬他三分。可以说,廖化是见证了三国汉、魏、吴兴衰过程极少数人中的一个。

    廖化历经两朝,对大汉朝廷大小事情了如指掌。想这傅佥乃是当年姜维一力提拔起来的,可谓是姜维的心腹战将,姜维虽要杀他,却是不得已而为之,一者固然是为了严明军纪,再有便是担心朝廷中有人借题发挥,弹劾他徇私枉法。廖化深知这一点,因此对姜维欲斩傅佥的决断也就不难理解。

    廖化话音刚落,关彝禁不住心中暗赞姜果然是老的辣。姜维身为大将军,位高权重,朝廷使持节,也就是说,无论是战时或非战时,姜维都有权诛杀俸禄两千石以下的官吏和任何违反军令的将士。眼下的情况,傅佥违了军令,姜维便可以持节将他斩首示众,这完全在姜维受控的权限范围之内,根本不需要交由朝廷来决断傅佥的生死。

    但廖化的言下之意却是建议姜维此时不用杀傅佥,而是将其削职,让他待罪于军中效力,待击退魏军之后,再申报朝廷,由朝廷来处置。至于以正典型,不过是一句托词,只要姜维肯点头,傅佥便可以利用这次机会将功折罪,功过相抵,届时姜维、廖化等人再想办法从中斡旋,向朝廷求情,傅佥说不准还有一线生机。

    如此一来,既暂时保住了傅佥的性命,还能在维护军纪严肃性的同时震慑军心,至为重要的是,朝廷中别有用心之人也无话可说,可谓是一举三得。

    “这个……只恐将士们心中不服!”姜维明白廖化的意思,转身迟疑地摇了摇头,但眼神却是看向胡济和董厥二人。军事上,这二人虽然都受自己节制,但他们都是丞相府遗老,朝廷重臣,在战守之议上素来与自己持不同意见,自己虽有使持节之名,却也轻易动不得此二人。因此,若是他们二人坐视不发一语的话,自己倒真的左右为难。

    廖化和关彝等人心里都明白姜维的顾忌,说起来,这其中的缘故也都是近几年来才出现的。先是胡济无缘无故失约,以致姜维孤军深入魏境,结果在段谷被邓艾指挥的魏军四面围攻,几乎全军覆没。董厥更甚,曾响应诸葛瞻的提议,联名朝廷中的文武大臣弹劾姜维,欲削夺姜维的兵权,让右(大)将军阎宇代替姜维主持北方军事。

    段谷兵败之后,姜维效仿诸葛武侯,上表自请贬为后将军。朝廷虽允其所奏,但仍令姜维行大将军事。至于联名弹劾之事,虽然刘禅最终否决了诸葛瞻等人的提议,但宦海如征途,此事一经公开,姜维和诸葛瞻等人自然而然便成了政敌,彼此之间再也无法坦诚相待了。

    胡济和董厥都是明白人,哪会不清楚姜维这句话的含义。傅佥素有威仪,又善于体恤士卒,因此深得士卒之心,姜维哪里是担心将士们不服,他分明是借这个机会将自己的军,若是不表态,傅佥手下士卒和三军将士便会认为是自己二人不肯出面保傅佥,恶人的名声自己二人便当定了。可若是表态为傅佥求情的话,日后朝廷若是不肯宽恕傅佥,自己二人也得跟着承担责任。

    是非进退,转眼便成骑虎之势。

    董厥人老成精,看了胡济一眼,心中苦笑,高声道:“大将军,请允许傅兴平戴罪立功吧!”

    “请大将军法外开恩!”董厥既然做出了选择,胡济自然不能落后。其实,两人虽然颇有些不情愿,但心里也都知道,和姜维的政见虽有不同,却是出于公心,并非私人恩怨。还是就是关彝刚才的一番话说得极有道理,大敌当前先斩大将,确非智者所为。

    姜维等的就是二人这句话,此时不借坡下驴,更待何时?

    “这个……既然众位将军都为他求情,我便暂且饶他不死!”姜维心中大喜,但面色沉稳如常,沉声道:“即刻起,除去傅佥关中都督之职,降为军前小卒,令其戴罪立功,所部兵马交由关彝统领,待击退魏军之后,再一并申报朝廷处置!”

    “谢大将军不杀之恩!”傅佥死里逃生,惊喜交集,慌忙转身跪倒在地。

    “谢大将军法外开恩!”

    众人相互看了一眼,各自脸有喜色,躬身谢过姜维。不过,众人的心思却不尽相同,关彝是为傅佥死里逃生而高兴,廖化则是为暂时保住了大汉的一员虎将抚须而笑,至于胡济和董厥两位老将,更多的却是无可奈何的苦笑,好一个姜伯约,三言两语便把自己二人拖下了水不说,对傅佥的责罚甚至连“死罪虽免,但活罪难逃”的客套话都不说一句,当真是又好笑又好气。

    注:挥泪斩马谡,关于马谡之死,一说因其失了街亭,被诸葛亮所杀;一说马谡被囚禁在狱中时病故,为小说计,故而此处取挥泪斩马谡桥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