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表现,显然跟评书中所塑造的形象无法联系到一起,为不失战机,潘美当即立断。不等舟船部队到达,就急令全军涉水强渡秦淮河,对唐军发起猛攻。唐军猝不及防,被潘美杀得大败,幸亏人数众多。这才勉强保住水寨。
正月十七日,曹彬率主力到达了金陵城外,随即传令马军都指挥使李汉琼率所部乘巨舰渡河,并在巨舰之上装满燃料,顺风点火,猛攻唐军水寨。正月正是北风季节,火借风势,唐军水寨眨眼间已成一片火海。
就在此时,曹彬传令各路宋军齐头并进,对唐军水寨发起猛烈攻势。唐军无法抵挡,被杀得死伤狼藉,水寨当日告破,残部仓惶退回金陵。
从这一天起,宋军就开始围困金陵。可是一直过了很长时间,李煜都没能知道宋军已到了城下,只是每日躲在宫里跟一群和尚老道们谈论那些高深的佛法和易理,把前生来世都算了个十有,就是没能算出来宋军什么时候到的金陵。
直到当年的五月某天,李煜突然心血来潮。亲自登上城楼巡视,却猛然发现城下宋军旌旗招展,营盘密布,显然已在此安营多时了。
李煜顿时大惊。急忙召人询问,这一问才知道,原来被他寄予厚望的皇甫继勋,居然是个比他还要彻底的投降主义者。
李煜所奉行的投降主义,是建立在保持相对独立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他可以给宋朝称臣纳贡。但是关起门来仍是一个国家的小皇帝。而皇甫继勋则不然,他所主张的却是彻底投降。
皇甫继勋是南唐大将皇甫晖之子。皇甫晖此前曾经介绍过,也是一个相当强悍的人物,后唐同光四年那场兵变就是由他首倡的,李存勖因这场兵变而死,李嗣源则是因这场兵变而当上的皇帝,可见皇甫晖在五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皇甫晖在后周显德三年败死在赵匡胤之手,所以按理说皇甫继勋和北宋是有杀父之仇的,可是他对此毫不在意,不但不思为父报仇,反而一门心思地想向宋军投降。
自从开战以来,就多次对手下说道:“北军强劲,谁能敌之?”每次听说唐军战败,他就会面露喜色地对人说道:“吾固知其不胜也。”最可气的,是自从宋军围困金陵以来,他手下的将官有数次想组织敢死队出城劫营,皇甫继勋不但不批准,反而把这些将领绑起来施以鞭刑,所以南唐的兵将们无不对他恨得咬牙切齿。
李煜自幼就崇信佛教,心地非常善良,再加上又在宫里闭关进修了半年,对人就更是格外地宽容。然而即便这样,当他听到皇甫继勋的投降事迹后,仍然被气得无法自持,当即传令将他拿下斩首。皇甫继勋是在军中激起公愤的人,李煜的旨意刚一传出,就被众军士一拥而上,割成碎段。
李煜斩皇甫继勋后,急召屯兵湖口的朱全赟赴金陵勤王,然而此时战机已失,朱全赟生怕出兵之后会被宋军端掉老窝,所以尽管拥兵十万,也不敢奉召,便向李煜推脱称自己镇守的是湖口重地,一旦自己率军回援,宋军免不了会趁虚而入,那样不但解不了金陵之围,恐怕连湖口都要丢失,局势将更加糜烂。
然后又传书给南都留守柴克贞,要他从南昌出兵,先替自己把湖口看住,自己才能率军赴金陵勤王。
朱全赟敷衍李煜,柴克贞也敷衍他,而且理由更加干脆——回信称自己有病。不过朱全赟也不着急,又把皮球踢到李煜那里,称既然柴克贞不能来湖口,自己也去不了金陵,实在是爱莫能助,其后任凭李煜百般催促,朱全赟就是不动。
转眼之间就到了九月,金陵的形势更加危急,李煜无奈之下只好命修文馆学士承旨徐铉出使大梁,想让他劝说赵匡胤退兵。
徐铉是江南著名文士,道德文章都是第一流的,而李煜本人也是一代文坛巨臂,所以一直以来都跟徐铉惺惺相惜,私交非常好,可以说这两个人是那种“名为君臣,实为挚友”的关系。
值此国难当头,李煜万不得已将他派往大梁,心中十分不忍,不由又泛起妇人之仁,对他说道:“爱卿放心去吧!你走之后,朕便传旨湖口兵暂行。”
徐铉大吃一惊道:“臣此行未必有济,金陵全仗湖口援兵,陛下奈何止之?”李煜说道:“爱卿为求和而赴大梁,朕如果再召援兵,恐怕爱卿或有不测。”徐铉长叹一声道:“国事如此,陛下当置臣于度外耳!”李煜闻言大泣,默然在纸上写下奏对题目,交给徐铉带走,又派人出城请曹彬给与放行。
当年十月,徐铉一行在宋军的护卫下来到大梁,奏请觐见赵匡胤。徐铉在江南素有盛名,宋朝文武百官都知道他博才善辩,李煜既然是把他派来,必定是想借他的口舌之利,劝说朝廷退兵,于是纷纷进言,请赵匡胤早作准备,千万不要被他唬住。
赵匡胤却满不在乎,微笑说道:“只管叫徐铉上来,朕倒要看看他能有什么好的说辞。”
徐铉也的确不凡,上殿之后毫不怯懦,开口便对赵匡胤高声说道:“江南无罪,陛下师出无名。
李煜事陛下,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接着便开始大力宣扬这些年来李煜为维护两国和平所做出的努力,又指出赵匡胤不该仗势欺人,无缘无故地悍然出兵讨伐南唐。
徐铉本人口才很好,加之又已准备多时,张嘴就是一套长篇大论,洋洋洒洒数百句,摆事实、讲道理、苦口婆心,把满朝文武都说得一楞一楞,唯独赵匡胤却始终是神态自若,微笑不语,非常耐心地等他说完后,才慢慢悠悠地问了一句:“既然是父子,又何必分成两家?”徐铉当场被问得哑口无言,一句话也回不上来。
赵匡胤这句话虽短,却正好说在点上,徐铉下去之后左思右想,始终无法找到反驳之词,只好黯然向赵匡胤辞行,返回金陵。(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