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马成领命,工作也是不敢怠慢,非常尽力,继续率军南下。
再看南线。其实南线开打比北边还早了3个月。
公元35年3月,长江两岸正是春暖花开时节,草长树绿,莺歌燕舞。
这也本是老百姓荷锄张网、情侣们呢喃牵手、文人墨客踏青吟句的好时光,但世道混乱、时人不幸,赶上追逐权势的选手们大开杀戮、相互对砍。
大司马吴汉是骑兵出身,他率领一支水、陆、骑混编部队开拔时,感到自己的队伍太拖沓。
自己早年在北方和中原一带打仗,往往是数千精骑兵在前面风驰电掣,开路破城,大队人马在后面收场,现在这支队伍,特别是其中的水兵,人员多、速度慢、工具累赘。
他觉得这样很不习惯。于是,在召开军事会议时,他提出来水兵人数太多、作用不大、还浪费粮食,应该裁减。
但是,征南大将军岑彭表示不同意。
岑彭自刘秀称帝以来,数次在长江沿线用兵,基本上是所战皆捷。
近几年,刘秀更是把他相对固定地放在长江要塞,一直在做进攻巴蜀的准备。
在吴汉来到这儿领衔西征之前,根据刘秀的部署,他曾经安排威虏将军冯骏驻守江州(今重庆嘉陵江北),都尉田鸿驻守夷陵(今湖北宜昌),领军李玄驻守夷道(今湖北宜都),自己则驻军津乡(今河北江陵)。
岑彭的这个布局本来是非常厉害的。
津乡本来就是长江要塞,是控制荆州、扬州、益州的枢纽和门户,有点像围棋的天元。
岑彭亲自驻守,周边又有自己的部下作为援军,既是保护津乡这个枢纽的藩篱,也是共同抗击来犯之敌的犄角。
还是在前年,公孙述派任满等率领水军东下,打败冯骏、田鸿、李玄,占据了荆门山和虎牙山。
荆门山、虎牙山在今天的宜昌东南、宜都西北,前者在江南、后者在江北,长江水从中间穿过。也就是说,占了这2座山,就等于在长江中段下了个巨大的卡子,既可以阻止刘秀的汉军溯江西上,也可以随时顺江东下进攻什么地方。
岑彭当然不会甘心,多次发动进攻,想击退蜀军,都没有成功。
蜀军知道刘秀的将军难打,防卫极其严密。他们横江搭起浮桥、敌楼,在水中打下明暗的拦桩,跨山把营垒连结在一起,将水路、陆路卡得死死的。
这么多天来,岑彭招募训练水军,打造各类船只,积蓄军需辎重,快要做好了大战的准备。
岑彭憋足了劲儿:一定要打退蜀军!一定要让公孙述日前的胜利就此打住!
所以,当吴汉到来领衔西进,要解散自己的水军时,岑彭怎么也不能答应。
岑彭认为,蜀军目前兵力强盛,而且占据长江要津,决不能裁撤我们自己的水军。
同时,吴汉很固执,坚决要求裁军,轻装西进。
岑彭在这一带作战多年,深知水军的重要和从长江水路进攻巴蜀的重要,也坚决要求保留水军。
这样一争论,眼看就要胳膊扭不过大腿,岑彭的牛劲儿上来了,他决定就是得罪领导,也要贯彻自己的战略战术思想。
谁要得罪领导,最好、最安全的做法就是向更大的领导报告,并取得支持。
当然,谁要是本来就有更大的领导做靠山,不报告也可以。
岑彭立即向刘秀报告敌我双方的兵力部署,和不能遣散水兵的理由。
(彭以蜀兵盛,不可遣,上书言状。)
吴汉、岑彭都是刘秀的超级粉丝、得力弟子、可靠干将,一个是国防部长,一个是大将军,个人能力都很突出。
但面对两人在战术上的分歧,刘秀并没有和稀泥,而是就事论事,从工作出发,明确而坚定地支持岑彭,给予他充分地信任。
他正式行文,发布命令,授权岑彭:
“大司马(吴汉)习惯陆上步骑兵作战,不熟悉水兵,荆门战事,由征南大将军(岑彭)负责。”
吴汉虽然性格强硬固执,但刘秀这么安排,他也只好服从、交权。
得到刘秀的授权,岑彭立即着手准备新一轮对公孙述长江水防的进攻。
很明显,蜀军设在荆门山、虎牙山之间江面上的浮桥、水寨,是阻碍汉军溯江西上的关键。
于是,岑彭在军中招募、选调强攻蜀军水寨的敢死队员,并且宣布激励措施:谁最先登上敌人的水寨,将会得到军中最高奖赏!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偏将军鲁奇响应号召,要求率众打头阵。
这一天,东风狂吹,大江上掀起汹涌波涛。
鲁奇率领敢死队乘船疾速西上,直冲蜀军的浮桥、水寨。
有其帅往往必有其将,岑彭是个猛人,鲁奇动作也很强悍。
鲁将军率众直冲过去,蜀军挡也挡不住。
几乎没有费太大的力气,鲁奇等就冲到了蜀军的水寨前。
但是,江水中的桩子挡住了船只,汉军并不能立即长驱直入。
不过这不要紧,鲁奇出发前已经跟岑彭认真研究过破敌的方法。他一边与部属们对敌人展开殊死搏斗,一边用早就准备好的火把焚烧桩子。
风很急,火也急,蜀军的这些木桩、水寨都是好燃料,木桩着火了、连着烧浮桥,浮桥起火了、连着烧水寨、再连着烧敌楼,很快,蜀军江上、江边的工事就被烧坏,到处是一片火海。
一见初战顺利,岑彭立即发动大军火速顺江推进,所向无敌。
蜀军经不住岑彭、鲁奇的猛攻,将士们惊慌失措,纷纷夺路而逃,像下饺子一样落水溺死的数以千计。
在一片混乱之中,蜀军主帅任满不知被谁砍了,将军程汎被生擒,另一个将军田戎跑得快,侥幸脱身,带着残部逃往江州(今重庆)。
(斩任满,生获程汎,而田戎亡保江州。)
这一仗,使公孙述的蜀军精心打造的长江卡子彻底玩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