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刘秀君临天下 > 164 公孙记成家王朝有限公司

164 公孙记成家王朝有限公司

城池,家大业大,全搞一言堂是不会可持续发展的。

    公孙董事长似乎觉察到了大家的敌意,为了确保家族利益,他事必亲躬,从小事做起,把大大小小的权力都抓

    在自己手里,同时,他还毫不顾及大体,常常为了一点小节、或者故意找点理由,就对手下的干部大开杀戒。

    (述性苛细,察于小事,敢诛杀而不见大体。)

    史上向来都不乏任人唯亲的当权者,但在任人唯亲的同时大肆诛杀同事的,除了王莽,就是公孙述董事长最为

    典型。

    顺便说一下,公孙董事长在组织工作上还像王莽一样,喜欢给一些郡县地方和干部职位改名字,这除了给干部

    群众带来一些不便、制造一些混乱,就只能卖弄一下他的空虚和无能了。

    其次看他的经济工作。

    公孙述董事长在发展生产、改善民生上毫无作为,但在搜刮民脂上很是积极主动。

    他下令,在本公司所辖范围内废除汉朝的铜钱,设立专门机构铸造和发行铁钱。

    在相同的计量范畴里,当然是铜比铁贵重。

    他这样做,一方面企图通过废旧铸新来引导人们忘记汉朝,一方面可以把铜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节约、控制下

    来,另一方面通过松弛银根、贬值货币,变相地把老百姓手里的财富掠到自己控制的“国库”里来。

    但是,他在这方面甚至还没有王莽玩儿高明,王莽的币改多少还给后世留下一些“金错刀”一类的钱币收藏品

    ,他公孙一搞,很快就把货币体系和经济秩序搞瘫了。

    (述废铜钱,置铁官钱,百姓货币不行。)

    这样一来,老百姓苦不堪言,只有先骂娘。

    不久,各地就开始流传一句童谣:“黄牛白腹,五铢当复。”

    王莽以黄色为自己的吉祥颜色,公孙述则崇尚白色,五铢是汉朝货币的代称。这句话显然是说王莽、公孙不是

    正统,天下早晚还是要由刘氏宗室来掌管。

    币改作为一种掌权当局的政策工具,本来是当局在宏观上调控、在微观上搞活国民经济的好帮手,放在王莽、

    公孙述之流的手里,却不幸成了他们祸国殃民、损公肥私、卖弄愚蠢的把戏。

    第三看他的思想文化工作。

    实事求是地说,公孙述董事长早年担任地县级干部时,是很能干、很有政绩、也很有口碑的,广大干部群众称

    赞他,史家也对他有客观评价。

    他的实际水平和能力,也就是地县级干部的水平能力。如果在太平年代,他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完全可以造

    福一方,甚至于青史留名。

    但是,他野心太大,政治过于强烈,非要自我提拔到远远超出自己实际能力的位置上,他就很难把握自己

    ,他的所有弱点也很快就暴露无遗。

    比如,在思想文化工作上,他也围绕着自己登基当一哥是上天授命的这个主题,开展了很多工作、组织了不少

    活动,但在内容上显得很苍白,在形式上表现得很拙劣,一跟刘秀交锋,立即就稀里哗啦败下阵来。

    举凡秦汉时期的一哥及其候选人,为了说明自己是上天选定的、是受命于天,总要大力吹捧一些谶纬、符命、

    祥瑞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略带思想理论色彩,包含一定的文化内容,多数是明明白白的迷信,但很有市场。对于

    这些东西的学术价值、理论意义,一哥及其候选人们是不大介意的,他们在乎的是这些东西在干部群众中很有市场

    ,也就是很能忽悠人。

    谁想称帝,舆论先行,舆论是头一道工序。公孙述虽然也没能免俗。

    关于他说自己家的院子里有龙出没,以及把“公孙帝”3个字刻在自己手掌心里,我们已经作为一个幽默告诉

    大家了。

    宣布登基之后,他又搬出很多古书来,寻章索句,牵强附会地验算自己称帝的证明题。

    这当然也同样是很搞笑的。

    比如,他援引孔子的《春秋》说,这本书记载鲁国仅12公,而汉从高祖至平帝,就是算上吕后称制也只是12代

    ,充分说明汉朝气数已尽,刘家不能再干了,江山应该轮流坐。

    他还从《录运法》里找到了“废昌帝,立公孙”,从《括地象》里找到了“帝轩辕受命,公孙氏握”一类的句

    子,安排一批读书人反复解释、大力宣传,来证明他公孙家当皇帝是上天赐命的。

    这些东西在今天看来纯属扯淡,但在当时却很能迷惑人。

    因为当时前汉已亡,王莽、王郎等投机分子很是折腾了一把,刘秀立足未稳,虽然不少人出于种种考虑祭起

    “复兴汉室”的旗帜,但总体上,社会意识形态是混乱的,一时还没有哪一种主流思想意识占统治地位。

    也就是说,在社会意识形态方面,这还是一个谁都可以忽悠、可以随便忽悠的时代。

    公孙董事长觉得光在巴蜀一带忽悠是不够的,就多次向中原地区发文件、散传单,把他的上面这些东西兜售出

    去,企图打动更多的人。

    (数移书中国,冀以感动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