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八百零四章 四面

第八百零四章 四面

只想尽一下他的职责。

    “哦,有什么想问的,只管问,朕可以解答……”杨改革说道。

    “回禀陛下,陛下南下,必定要经过交趾这个地方,陛下打算如何对付交趾?以前我朝也和交趾交战过,甚至设立过交趾布政使司,可后来也是不得不撤退回来,……陛下,仅仅一个交趾就如此之难以征服,又何谈南洋那广大的地域呢?再,南洋有很多国度,都是接受我朝封诰的,又该处理这些国度的关系?”陈于廷问了出来。

    “嗯,卿家问得有道理,卿家说交趾的问题,实际是想问如此广大的地方该如何征服,是吧?征服了又该如何占领,是吧?”杨改革说道。

    “回禀陛下,是的!”陈于廷道。

    “其实诸位不妨参考袁崇焕在倭国的做法,虽然那倭国有数百万,乃至千万人口,可朕给袁崇焕的,不过是三四十条战舰而已,实际并不需要多少人,耗费不了多少钱财,完全可以通过贸易的方式来弥补消耗,其作战的烈度,也是在贸易收获的限度之内,并不会过于拖累朝廷本身,维护好了贸易线路,朝廷反而可以从贸易中获利不少……”杨改革淡淡的解释着,其实还有一个没说,那就是掠夺。

    “……若是诸位卿家对袁崇焕是怎么平倭的不太理解,朕还可以说得更简单一些……,实际这平倭参考得又是处置关外蒙古人的做法,使用皇协军……,如此说,诸位可明白?”杨改革解释道。

    “……回禀陛下,陛下的意思是,这南洋也会如和平倭一般,不会有太多的人前去打交趾,而是以水师战舰封锁海面,以战舰消磨交趾的实力,令其自乱,而我朝从中获利,再辅以贸易补充水师消耗,可以做到收支平衡,甚至依靠贸易做到节余?”陈于廷也不是白痴,他的老前辈没少给他提点,没少跟他说这些内幕,问过了,也就把他该尽的职责尽到了。

    “不错,差不多也是这个样子,这是和我朝以前平交趾最大的区别,没有大军压境,只有战舰控制海上交通,为贸易保驾护航,以战舰消磨交趾实力,令其内乱,令其屈服,再设置一些据点,作为蚕食交趾的基地,逐步的推进扩张,……而不是大军压境,一举荡平……”杨改革说道。

    “回禀陛下,臣明白了,想这南洋其他地方也大概是如此,……不过,陛下,南洋很多国度,以前都是有我朝封诰的,又该如何处置呢?”陈于廷再次尽职道。

    “这个简单,若是我朝以前封诰的,能拿出我朝的封诰,我朝自当别论,若是拿不出,则又另当别论了,……比如,可以学蒙古人,建一些皇协军,协助我朝作战,既然是我朝的属国,自当为我朝出力……”杨改革简单的说道,其实对付这个很简单,明朝这么多年都没下南洋了,对南洋的影响力,已经降低得厉害,天知道还有几个这种封诰?若是真的有封诰,也不打紧,随便扶植一个傀儡国,弄点傀儡皇协军,以当地人打当地人更好,等南洋打得差不多了,想以明朝那个时候的生产力,绝对妥妥的工业化社会了,其富裕程度还不让那些皇协军之国羡慕掉下巴?又有国籍和户籍的巨大鸿沟,不用明朝要求,一个个绝对都要求内附,明朝还得考虑要不要答应。

    群臣一听,又是这一招,又是皇协军,这怎么打南洋,一下子算是有鼻子有眼了,即便是对军旅之事一窍不通的人,也明白了几分,看来,这扩张,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这几乎就是按部就班的做事,这似乎所有的事都早已准备好了……

    “回禀陛下,臣明白了……”陈于廷满足的说道,既然已经做了他该做的,那他也就该退场了。

    “诸位卿家,可还有什么要问的?”杨改革问道。

    群臣互相的看了看,又低声的议论了一阵。

    “启禀陛下,臣有一问,不知当问不当问。”韩爌思量了许久,终于还是问了出来。

    “哦,卿家有什么要问的?”杨改革问道。

    “回禀陛下,不知道陛下打算何时南下?”韩爌问道。

    韩爌问完,众臣都聚精会神的听着,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消息,可能会对很多事有很多的影响。

    “……南下扩张的事,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粮食是不用愁的,尽管动用的人不多,可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这个道理,朕还是懂的,……大琉球已经设置了州县,变成了我大明的粮食基地,倒是不愁没粮食,可以就近调粮,不过,大琉球也只能算是基本定型,还没完全成型,去年,今年一直都在往大陆内地调粮,自己本身的存粮并不多,还是再等一两年吧,从今年开始,大琉球开始准备储粮,到明年再储一年,大概也就差不多了,有了粮食,心里也就有底了……,再就是灯塔的问题,先建灯塔,等从浙江,福建,大琉球,两广,琼州等地的灯塔连成网之后,再去不迟……”杨改革如此说到,其实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因素,那就是水师的建设问题,如今明朝势大,原本历史上很多没考虑招安的海盗,如今都在接受招安了,所以,如今的明朝比历史上的那个明朝,情况要好得多。如今还需要时间让新水师熟悉新战舰,熟悉新战法,磨合好了才能上战场,毕竟,明朝的海盗也好,水师也好,都是小船小炮用惯了,对于大型战舰,舰队的作战方法,并不太熟悉,这就需要时间。再就是灯塔的问题,新建灯塔还需要时间。

    “回禀陛下,臣明白了……”韩爌问过了,也就不再多问了,问多了惹皇帝厌,那倒是没必要。

    “还有那位卿家要问?”杨改革环顾了一下,又问道。

    这次群臣没有再出来发问的了。

    “既然没有了,那朕就再说一点吧,今曰之谈话内容,乃是绝密,切不可泄露出去半分,事关我朝曰后数十年国运,朕希望诸位能谨守秘密,若是泄露了秘密,一律以泄露禁中语论处,朕绝不会姑息半分,到时候可别怪朕不讲情面……”杨改革又嘱托道。还有一件事,颇让杨改革头疼,那就是明朝的师爷问题,很多当官的本身没有多少思考能力,很多人都喜欢把事情拿给师爷去揣摩和推测,这种后果就是朝廷的保密措施就像个筛子,不存在什么秘密可言,往往还在朝中讨论的事,外面已经传得满城风雨了,更恶劣的是经过师爷们这暗地里的沟通,这群起而攻之也好,这结党而争也罢,这通风报信也好,往往会让朝廷措手不及,往往会受到很多外力干扰,作出的政策和决策,往往出现偏差。师爷往往又出自一地,更是让这种暗地里影响朝政的能力放大了。

    群臣又是一阵议论,然后道:“臣领旨!”

    “大伴,将袁崇焕在倭国的事编成简单的小册子,分发给三品以上的官员,以供查阅和知晓,……,但注意保密,不可让不相干的人看到,在这小册子上注明‘机密’二字,写明非三品以上官员不得查阅的字样,以防止他人翻阅……,同样的,若是出现泄密,一样以泄露禁中语论处……”杨改革又说道。杨改革打算剥离这些一直在暗中观测和窥视朝廷处理朝政的人。这些人虽然地位未必有多高,可实际能量却不能小觑,他们或许做不成什么事,但坏事,绝对是行家里手,需要把这种不受控的力量进行隔离,或者说,纳入掌控范围。

    (未完待续)